发布微信广告后,二维码被修改并指向非法链接
接到这类广告文案,小心!
记者 张海滨
“刚看到这个广告文案时,心里还很高兴,以为是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提升的结果。还好长了个心眼,问了朋友才知道,这是一种利用动态二维码、针对微信公众号号主的新型骗局。”近日,多名微信公众号号主致电市新闻传媒中心新闻热线83186666反映此事,希望通过媒体提醒广大微信公众号号主,不要受骗上当。
微信公众号号主小丁说,7月10日上午,他接到一个外地电话,说是想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一个广告。两人互加微信后,对方给小丁发来一个广告文案,内容是某保险公司开展“清爽一夏,好礼享不停”活动,上面部分是精美礼品展示、领取方式和活动细则,下方是参与方式,有一个醒目的二维码,要求识别二维码,下载安装注册后方可参与活动。
小丁扫了二维码,根据提示操作,觉得这个广告没有问题,心里很高兴,就向同样做新媒体运营的同学报喜。没想到,同学看了后,说这是一个利用动态二维码针对微信公众号号主的新型骗局,公众号发布广告内容后,广告商会通过动态二维码功能修改二维码,从而指向非法链接。
与小丁一样,当天还有两个微信公众号号主反映,他们也接到类似广告文案,虽然来电号码不一样,内容也不一样,但形式一模一样,上面部分是精美礼品展示、领取方式和活动细则,最下方是二维码,参与方式也一样。
经过确认,这几个微信公众号号主接到的广告,就是一种利用动态二维码设置的新型骗局。
根据网警提供的信息,这种骗局主要套路如下:先由广告商向微信公众号号主提供广告文案;微信公众号号主测试广告内容,确实可以通过二维码下载正规的App并通过安全检测,其内有针对客户的领取礼物板块,并且所有内容都是正规、合法的;广告商支付广告费,要求微信公众号在指定时间发布。问题出在最后,微信公众号正式发布广告内容后,广告商会通过动态二维码功能修改二维码并指向非法链接,比如理财产品网站,甚至赌博、诈骗等非法网站。
曾多次遇到此类骗局的微信公众号运营商陶先生说,这类诈骗广告中的二维码实际上是一个动态二维码,设计者可以随时进行变更,所以微信公众号号主在测试时显示正常。但是,等正式发布推送后再打开,这个二维码就变成指向其他非法网站的链接入口。生成一个动态二维码不超过5分钟,设计者还可以任意更改二维码的样式和颜色等相关信息,并随时对二维码背后的URL(统一资源定位器,即网络地址)进行更改。骗子就是利用微信公众号号主发布广告后大概率不会再去验证的心理行骗。
如何才能避免上当受骗呢?陶先生说,最好的方法就是按程序办事,微信公众号号主或新媒体编辑在接广告时,一定要审核广告主的资质。比如,小丁收到某保险公司的广告,除了审核其提供的资质证明,还要和该保险公司取得联系,确认广告商身份。这一招效果很明显,全国已有不少微信公众号号主借此成功识破骗局。
今年5月,外地一个微信公众号号主老黄接到一个银行的广告文案,对方证件上的银行、姓名、部门、职务都写得清清楚楚。幸运的是,老黄联系了该银行询问相关广告活动。很快,该银行回复,这是冒用该行名义开展虚假业务宣传的行为,该行已经报警。
此外,微信公众号号主发布广告后,不能不管不顾,一定要再次测试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将负面影响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