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东明喜收新徒
剪纸 需要传承
记者 徐桢瑾 文/摄
递拜师帖、敬拜师茶、行拜师礼……7月13日上午,在金华市剪纸博物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华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詹东明举行收徒仪式,弟子金深豪以传统礼仪拜入师门。
詹东明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在传统剪纸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刀剪并进,创作出许多既有民族色彩,又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剪纸作品。
在詹东明看来,剪纸的生命在民间,剪纸传承更需要专业技术人才。“收徒是很严谨的,要看他是不是真正热爱剪纸,有没有毅力学习和创作。”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很希望能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可收徒也要讲缘分。詹东明和金深豪这对师徒便有着不可不说的缘分。
今年6月,师徒俩第一次见面时,金深豪提起大三那年参加的一场金华市剪纸比赛,他的作品获得了二等奖。令他没想到的是,10多年过去了,詹东明竟还记得那件作品,对他也有印象。那天,詹东明拿出一本收藏有当时参赛剪纸作品的书籍,找到那年他获奖的作品。“很震惊,参赛作品几百件,没想到师父竟记得我。”金深豪说。
金深豪是永康人,今年31岁,对于剪纸,他说,这是从小埋下的一颗种子。他从小对美术很感兴趣,上小学时,他的一幅剪纸作品被美术老师看到后,拿去参加全国性的一项比赛,没想到第一次参赛就获得了三等奖。此后,剪纸就在他心里留下了烙印。
“初中时,我的剪纸作品在永康市里拿了奖,身边的老师同学都觉得我很厉害。”从小学画画的他,对剪纸这项艺术似乎很有天赋,高中时他受学校邀请,剪了一幅中德友谊长青的剪纸作品,送给来学校学习的德国交流生。大学里,他也没丢掉剪纸这项爱好,因为学的是设计专业,他将剪纸与专业结合,在校期间创作的作品不是和纸有关,就是和剪纸有关。大二那年,他还开了一家网店,专门经营肖像剪纸,订单最多时一个月有一两千单。
毕业后,金深豪开了一家设计公司,做的是非遗文创研发。在朋友周凤琪的介绍下,今年6月,他来到金华市剪纸博物馆,本是想着考察学习,顺便洽谈合作。第一次来,他并没有见到詹东明,而是在金华市剪纸博物馆副馆长金晨的引荐下,见到了詹东明的妻子李建华。
“说来也巧,师母看到我的一些作品后,她就问我愿不愿意拜师学艺,当时我万分惊喜又诚惶诚恐。”金深豪说,他一直希望有一位言传身教的老师教授提升剪纸技艺,不想错过这样宝贵的学习机会。于是,在李建华的促成下,师徒俩有了第一次见面,两人相谈甚欢。詹东明告诉记者,在金深豪身上,他好像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这么多年他坚持剪纸,说明是真的喜欢,而且有毅力,甚至不断学习,很执着。”詹东明说,剪纸需要传承,像金深豪这样科班出身并从事剪纸的人很少,他乐意收徒,也很欣慰能收到这样优秀的徒弟。
金深豪表示,未来要跟着师父精心学技,用心学艺,特别是要深挖剪纸背后的文化内涵,发挥自己所长,创作更多年轻人喜爱的剪纸作品,让剪纸不只是工艺美术品,还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