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让物业服务优起来 把公共收益晒出来

义乌推动物业服务提质升级

本报消息(记者 何晓峰)近日,义乌市90多家物业服务企业的负责人分批前往桂语兰庭、绣津小区、新科花园实地观摩取经,推动该市物业服务提质升级。

走进绣津小区,仿佛置身于亚热带园林,高楼林立,环境整洁有序。“我们小区没有设置固定的垃圾投放点,每天都有专人上门收运垃圾。”滨江物业负责人诸葛旭介绍,小区实行24小时服务,推行网格化管理,每个区域都有明确责任人,服务标准细化量化。正因如此,绣津小区赢得了业主的认可,2024年业主满意度达到96.5%。

在桂语兰庭小区,科技化服务让人眼前一亮。外卖员只需在小区门口用支付宝设备“碰一下”,3秒钟内即可登记进门,方便快捷。“这是我们与支付宝合作推出的新服务。”绿城物业负责人丰伟英表示,小区还专门设立了“爱心驿站”,为外卖小哥提供饮水、休息等便利。

自去年8月以来,义乌市建设局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挂牌整治16个问题小区,着力解决群众投诉集中、服务质量差等问题。今年以来,该中心共开展专项检查153次,发出工作提醒函3份、整改通知书32份,均已完成整改闭环。同时,对服务意识差、管理能力弱的“僵尸型”企业坚持“零容忍”态度,已有5家物业企业退出义乌市场。

除了服务提升,公共收益的透明管理同样备受关注。广告牌、电梯广告、道闸广告、小区店铺租金……这些公共收益如何使用,是不少业主关心的问题。在桂语兰庭和绣津小区,公共收益已纳入专户管理,定期公开并接受审计。例如绣津小区,已利用公共收益为46台电梯加装空调,让业主实实在在受益。

在新科花园,每栋楼的公示栏都张贴着公共收益的详细收支明细。“去年小区通过广告和店面租金收入超过60万元,全额归属业主。”新光物业负责人陆洪家说。该小区早在2000年就成立业委会,目前由高新社区、新科花园业委会、新光物业三方协同管理,公共收益一部分用于设施改造、居民福利等,未来计划按比例划入维修基金,所有数据都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和宣传栏查阅。

尽管建成年代较早,新科花园在三方协同机制下,管理井然有序。物业费不高,但服务不打折:利用物业服务用房,设立“四点半课堂”“悦读吧”“医疗服务点”“工会驿站”等设施,打造“一老一小”服务亮点。

截至目前,义乌全市282个物业项目中,已有272个开设公共收益专户,34个项目已完成审计,余额约3122万元。同时,已有268个小区启动业财代理,覆盖率达95%,智慧物业管理平台建设也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