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乡村振兴

婺城白龙桥田间“双抢”忙

本报消息(记者 余美娜)近日,婺城区白龙桥镇下杨村杨桂芳家庭农场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双抢”景象:金黄的早稻田里,收割机正轰鸣着穿梭作业,饱满的稻穗被卷入脱粒仓,金灿灿的稻谷倾泻而下;与此同时,摆秧盘、插晚稻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预计在月底完成晚稻机插。

“我们7月5日开镰收割,目前已经完成500多亩,预计7月20日前能全部收完。”作为婺城区种粮大户的杨桂芳介绍道,今年种植的早稻以甬籼870、金早645、中早39为主,这些省市主导品种抗逆性强、产量稳定,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

在收割现场,农机手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一旁的工人则忙着称重、装车。“现在全程机械化作业,不论是插秧还是收割,效率都比人工高太多了。”杨桂芳说。

近年来,婺城区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通过实施规模粮油补贴、早稻订单全覆盖等政策,大大稳定了农户种植早稻的收益预期。从早稻整体种植情况来看,今年婺城区早稻种植面积5.03万亩,比去年增长13.5%。今年全区早稻长势均匀,病害和虫害发生率低,结实率明显提高,预计单产较去年将提高10%左右。

在杨桂芳农场育秧棚里,整齐排列的秧盘已冒出嫩绿的新芽。“早稻收割一块,晚稻秧就插一块,7月底前可以全部完成机插。”该农场副农场主杨馨说,“晚稻将继续采用机械化种植和绿色防控技术,政策这么给力,我们有信心实现双季稻双丰收。”

婺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技术服务和农资保障,确保“颗粒归仓”与“满插满种”同步推进,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