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一根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
义乌绣湖社区“绣”出老旧小区幸福样本
本报消息(记者 钱旭升)“新电梯平稳安静,让人感觉特别安心。”日前,在义乌市稠城街道绣湖社区绣湖公寓小区,走出焕然一新的电梯,不少居民露出满意的笑容。原服役20余年的老旧电梯在社区全程协调下成功更换,从意见征询到交付仅耗时数月。
在绣湖公寓电梯更换工程中,针对居民在电梯品牌、费用等方面的不同诉求,小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126次“敲门行动”,召开7场协调会,努力让全体业主达成共识。工程实施阶段,业委会每天在“阳光公示栏”更新进度,邀请居民代表参与质量监督,真正做到“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
稠城街道绣湖社区地处义乌市中心,下辖绣湖公寓等5个高层老旧小区,湖清门、迎恩门2个开放式小区。近年来,稠城街道绣湖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创新提出“家人治家”自治模式,凝练出“三和绣治”治理理念,通过“和而不同”凝聚共识、“和衷共济”筑牢根基、“和谐共建”促进长效,推动老旧小区实现“外在颜值”与“内在气质”双提升,激活社区善治的内生动力。
改造过程中,社区运用“1+3+N”议事机制(由1个党支部牵头,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多方参与),先后召开17次协调会,收集68条意见建议,最终促成改造方案的落地,成功解决困扰小区居民3年的难题。
为激发辖区老旧小区的活力,绣湖社区依据“和而不同”聚共识、“和衷共济”筑根基的理念,组建大党委联盟,整合辖区43家共建单位资源,在义乌率先实现党支部在小区楼宇的全覆盖。在此基础上,社区培育了“治社导师团”“锦绣先锋宣讲团”等15支小巷队伍,构建起“专业社工+党员骨干+居民志愿者”的治理梯队。
此外,绣湖社区搭建“湖畔议事会”“老支书话家常”等协商议事平台,建立“居民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机制。今年以来,该模式已成功解决锦绣家园外立面修复、小区外围道路改造、湖清门破损修复等12个民生问题。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增加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近年来,绣湖社区打造了“都市共享家”城市会客厅和“锦绣共享书房”等3处文化空间,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日常活动安排上,社区定期开展反诈宣传、安全培训等活动,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同时,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年均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40余场,其中,“绣湖网络春晚”“湖畔中秋晚会”等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年,成为居民热切期盼的文化盛事。
在文化的浸润下,这些年来,居民自发编撰了小区治理心得书《家园》,开展23次文艺汇演。发挥“家人治家”优势,累计解决68起邻里纠纷,开展210次互助服务。如今,“小区是我家”的意识深入人心,绣湖公寓实现全年矛盾不上交,物业费收缴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
“从‘管理’到‘治理’,从‘居民参加’到‘群众参与’,我们以党建这根‘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的‘千条线’,用‘三和绣治’绣出老旧小区的幸福新图景。”绣湖社区党委书记龚志成表示,接下来,绣湖社区将持续深化自治实践,让党群同心、邻里携手凝聚的温情与美好,浸润居民日常生活,合力共建更宜居、更富活力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