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9版:兰溪新闻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稿

1942:一声惊雷炸毙日军中将

兰溪市民在“‘兰溪五月之役’抗战成果纪念地”驻足,追忆峥嵘岁月

2014年8月21日,黄士伟在成都家中

《新华日报》以《兰溪五月之役毙敌酒井中将》为题作报道

记者 金晓 潘佳薇

昨天,兰溪市云山街道10余名市民来到位于邑厉坛附近的中亚东方名都公园的“‘兰溪五月之役’抗战成果纪念地”,驻足纪念碑前,凝视镌刻着历史印记的碑文,共同追思那段硝烟弥漫的抗战岁月。

“酒井直次,被炸死的地方就在我家门前。”66岁的许跃华手指碑文说。记者跟随许跃华步行约700米,来到黄大仙路与凯旋路的交叉口。许跃华站在路边指着人行道中间的安全岛说:“就是这里,我父亲当时才10多岁。他经常给我们讲当时发生在兰溪的抗日故事。”

看着熙攘的街巷,我们的目光仿佛穿越时空,回到1942年5月“兰溪五月之役”那段狼烟四起、艰苦卓绝的岁月——

日军攻打兰溪遇血性抵抗

1942年5月15日,侵华日军为摧毁浙江衢州、江西玉山等机场,打通浙赣线,发动历时3个月的浙赣战役。当时,金华、兰溪是中国军方防守重点。

日军派出侵华急先锋、有“虎将”之称的中将师团长酒井直次,率领第13军主力第15师团,从萧山出发,经诸暨,渡过浦阳江南下。19日晚,进入义乌西南地区,22日到达兰溪马涧等地。

25日,酒井直次指挥所部在重炮及航空兵支援下,向兰溪城疯狂猛攻。守备兰溪的国民革命军第49军第63师,与数倍于己方的日军对峙,酒井直次见两天时间只前进了几公里,决定亲临兰溪前线指挥督战。

此时,时任国民革命军21军146师独立工兵第8营副营长黄士伟所在部队接到命令,前来接应63师撤退,并负责断后。5月27日深夜,在步兵营护卫下,黄士伟率一个工兵排,头上顶着装满地雷的竹筐,蹚过齐腰深的兰江。28日拂晓,60枚4号甲型地雷被埋在对岸三岔路口的一个小土丘及周边区域,又用落叶树枝掩盖可能留下的痕迹。此时,昏黑的天空雷声沉沉,下起了阵雨。

日军中将命丧地雷阵

28日早上,大雨仍在哗哗地下。酒井直次率领的日军进入雷区,不时有日军踩中地雷,“轰轰”的爆炸声不断响起。酒井直次命令工兵联队长河野顺治中佐派出一个工兵小分队,探除前进道路上的地雷。

上午10时左右,大雨渐停。工兵小分队报告前方道路可以安全通过,酒井直次与他的师团部人员骑上军马。当行至兰溪县城北面1500米处的三岔路口时,前面开道的骑兵卫队不知走哪条道好,便折返报告。酒井直次策马赶到部队前面,一眼瞥见前方三岔道侧有一小土丘,便跃马登高,欲察看地形。

上午10时45分,酒井直次的军马踏中地雷,“轰”的一声巨响,弹片和沙石腾空而起,爆炸的气浪把酒井直次从马背上掀起,重重摔倒在地。军马被炸死,酒井直次的左脚掌被炸碎,左腿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士兵们哇哇叫着,朝小土丘冲来,又触发了其他地雷,“轰轰”响成一片……

下午2时许,在等待向后方医院转送的酒井直次,气绝身亡。

为了不动摇军心,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封锁消息。直到9月27日,浙赣战役结束后,日军在杭州举行“兰溪战役阵亡将士追悼会”时,才宣布酒井直次的死讯,但未披露其毙命详情。

第二天,延安的《新华日报》以《兰溪五月之役毙敌酒井中将》为题作了报道。

真相40年后才被日方披露

上世纪80年代,日本解密档案后,酒井直次当时阵亡的具体情况得以公布。

1984年,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写的《中国派遣军》(上卷)中,首次描述了1942年第15师团酒井直次被地雷炸死的详情并指出:“现任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首次。”

第二年,曾任国民革命军第23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教授的吴鹤云在《川军抗战亲历记》中披露:“第21军146师所指挥的独立工兵第8营副营长黄士伟,率工兵在兰溪北郊所埋地雷炸死侵华日军第15师团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

自此,黄士伟的功勋才真正地被世人所知。

“40年后,才知道自己当年炸死过一个日军中将。”黄士伟为此写下一首词《江城子·黩武穷兵必自焚》:日酋酒井战争狂,鼓声昂,马蹄忙。紫绶雕鞍,万骑渡兰江。为报天皇夸虎将,驱劲旅,攻寿昌。酒酣胸袒上沙场,豹驱羊,正鸱张。马踏埋雷,霹雳震山冈。血肉腥膻污净土,浙赣路,陨天狼。

“三岔路口旁凸起的小土丘,是拿军用望远镜观察兰溪城的一个恰当地方,日军指挥官可能会登高观察地形。”后来,黄士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激动地说:“当时确实听到了地雷接二连三的轰炸声,知道自己埋的地雷发挥了作用,心里乐开了花,但不知道被炸死的是日军中将。当晚,146师师部来电话告诉我说,埋的地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炸死不少日军。”

抗战老兵卸甲归故里

1945年,黄士伟从部队退役,辗转回到四川成都。新中国成立后,结婚,育有两儿两女。1951年,从西南合作专科学校毕业后,做了一名会计师。1984年,从原成都商二局第一酿造厂财务科退休。

由于历史原因,在相当长一段岁月里,黄士伟一直默默无闻,过着平静的生活。退休后,常以诗词书画自娱。晚年,他搜集抗战历史资料,并撰写回忆录。

2012年,91岁的黄士伟被追授为“抗日英雄”,并被邀请至四川成都人民公园,参加“纪念川军抗战大型特别节目”。

2014年10月13日,在成都市成华区万兴街1号大院的一栋老居民楼里,抗战老兵黄士伟安详去世,享年93岁。

历史永远不会被遗忘

兰溪市方志办副研究员胡汝明曾多次邀请黄士伟重返兰溪,看看曾经浴血战斗过的地方。遗憾的是,随着年岁的增长,病痛缠身,老英雄没能再次踏上兰溪这片土地。烽火连天的岁月已然过去,但黄士伟智勇双全、以地雷挫敌之壮举,永铭兰溪史册。

“今天,碑石长出松针的寂静/当我们触摸铭文里未冷的火种/目光穿越漫漫的峰峦,看到了/一面被炮火撕裂在脊梁上高扬的红旗……”一名兰溪籍诗人在追忆这段峥嵘岁月时写下题为《兰溪:1942年的惊雷》的诗篇。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珍惜现在的和平。”当年的抗日故事,如今已被编入兰溪市中小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乡土教材,将永远在兰溪人民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