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队员带着环保专家走进后厨
上门服务破解餐厨垃圾处理难题
本报消息(记者 吴璇)当执法队员化身“服务员”,带着环保专家走进后厨,会发生什么?在金华开发区苏孟乡,商户们最近有了新体验。过去坐在办公室等投诉的“执法蓝”,如今主动上门服务,联合金华格莱铂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商户们送上“政策+技术”双重暖心礼包。
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少商户在餐厨垃圾清运上频繁“踩雷”:有的将油污混入生活垃圾,有的委托“黑三轮”违规运输……这些看似省事的做法,实则暗藏环境污染和法律风险。7月15日,一支由执法队员与环保专家组成的服务队穿梭在辖区街巷,开启了一场特别的行动。
“火锅底料属于高危废弃物,直接倾倒会堵塞管网,需要进行油汤分离,就像保持我们血管通畅……”在川味火锅店里,副中队长徐文静举着图文手册,用生活语言讲解政策。当格莱铂技术人员现场演示后,店主恍然大悟:“原来规范处理还能省下清运费。”
针对商户的个性化痛点,服务队更是“对症开方”。奶茶店反映果渣招蚊虫,队员立即协调增加午间收运频次;烧烤摊主抱怨油污桶清洗难,技术团队当场推荐可降解内衬袋。“我们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量比较大,尤其是火锅底料等废弃物,处理起来很麻烦。垃圾收集车来收垃圾的时间有时候和我们营业高峰冲突,该怎么办?”面对一家火锅店老板的诉苦,服务队现场商讨解决方案,最终决定协调垃圾收集方适当调整收运时间,避开商家营业高峰,同时为火锅店提供专门的容器,用于存放火锅底料等特殊废弃物,确保垃圾得到妥善处理。
从信息盲区到规范清运,这场持续8小时的“行走课堂”穿梭于街巷之间,为47家商户破解了23个实际难题。平均每20分钟,就有一个困扰商户的“顽疾”被现场治愈。“我们希望通过主动服务,助力企业发展,更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徐文静说。
当执法队员俯身倾听商户的难处,当政策解读变得像聊家常般通俗易懂,“执法蓝”已悄然化作城市里流动的暖意。今后,这样的服务新模式还将持续探索——管理并非只有罚单,用真心换理解,用服务赢信任,才是城市治理的温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