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财经民生

创业妇女借力AI增收更有底气

记者 董金姣

“短视频我以前也做过,但没这次效果好。最新的这条有AI加持,还有专业导师帮我润色,浏览量达到了5000多,吸引了200多人关注。”昨天下午,市区“编织达人”徐雅玲一边赶订单,一边跟记者分享了刚参加过的一场培训。

徐雅玲是一名70后二孩妈妈,自学编织手工包后,坚持到社区、图书馆公益教学,传授编织技巧。目前,金华开发区西关街道山嘴头社区“慧创”共富工坊每周三下午都有她开设的手工编织包公益课,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学习。

7月初,市妇联在金华市巾帼共富人才孵化中心(义乌市大陈镇巾帼女红馆)举办“AI赋能全市山区镇家门口就业专题培训班”。来自我市各地的巾帼共富工坊负责人、来料加工经纪人、返乡入乡女大学生及有意愿创业的40余名女性参加培训。徐雅玲是其中之一。

参加公益教学近两年,口口相传之下,徐雅玲的名气越来越大。曾有人建议她做短视频、开直播,她尝试过,但因为要开发编织包课程,加上没技术指导,她一直没有信心坚持做直播。“培训过程中,专业导师教我们如何做短视频,如何直播,还教我们用AI做文案,全程导师们都是手把手教,鼓励我们在镜头前展示自己。”徐雅玲称,短短三天培训,自己收获很多,制作的短视频也获得了不错的关注度。更让她惊喜的是,此次培训让她结识了兰溪、义乌等地的盘扣制作人以及跨境电商运营者,大家志趣相投、一拍即合,有意在手工制作领域合作开发运营编织课程,带动更多人创业增收。

市妇联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培训立足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紧密围绕山区妇女家门口就业的实际需求和产业特点,精心设计了“理论+实操”的一体化课程。任课老师围绕“AI+互联网+来料加工的发展趋势和市场认知”“居家灵活就业项目的推荐”“学会用新媒体工具接单”“AI应用+短视频引流+直播变现”等知识,采用“专家授课+模拟演练+小组制陪练+手把手指导”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并针对学员在文案撰写、现场直播等环节遇到的问题,提供“一对一”精细化辅导。

本次培训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AI和互联网的强大力量,看到了家门口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新可能。“以前总觉得AI是离我们很远的高科技,学了才知道,它是给我们常用的‘老工具’加了点智能的‘新功能’。”有学员表示,初步掌握了直播带货与引流的核心技能后,现在自己也能用AI剪辑视频,开直播卖东西,自己利用数字技术创业就业的信心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今年以来,市妇联聚焦妇女家门口灵活就业需求,积极开展来料加工和直播、“妈妈的味道”美食制作等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完成培训1.09万人,培育新来料加工经纪人99人,新增来料加工点50个,新建巾帼共富工坊49家,带动4732人实现就业。同时,举办来料加工对接会39场。全市累计发放来料加工费达7.9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