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香菇
好味道蕴着科技范
记者 陈冰冰
磐安,一朵香菇书写着乡村产业发展的传奇。从1984年引进菌种试种,到1993年荣获“中国香菇之乡”的美誉,再到如今智慧方舱里的珍稀菌菇培育,磐安香菇产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兴到盛的辉煌历程。
“磐安香菇刚开始是从衢州江山引进菌种进行试种的。”磐安县山之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包金亮说,上世纪80年代,磐安农民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积极探寻致富之路,食用菌产业应运而生。随着种植经验的积累,磐安香菇产量和品质稳步提升,1993年磐安凭借其在香菇产业上的突出成就,被评为“中国香菇之乡”。之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香菇产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积极组织技术培训,邀请专家为菇农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磐安香菇产业逐渐走上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当时北京火车站有句广告语:中国香菇出浙江,浙江香菇数磐安。”包金亮说,磐安从1990年开始大规模种植香菇,1992年全县70%到80%的农户都在种植香菇,年规模超过8000多万袋,年产值近2亿元,从磐安出口的鲜菇占全球80%的份额。然而,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周边省份竞争加剧,让磐安香菇产业面临挑战。
危机往往孕育转机,压力催生创新。面对挑战,磐安香菇产业从散户种植转向大户经营,从单一香菇转向珍稀菌类,从手工劳作转向智能生产……磐安政府加大对香菇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更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生产设备和栽培设施的投入,提高产业现代化水平;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加大对珍稀食用菌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优化品种结构;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手段,提升磐安香菇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今年,双峰乡依托省级革命老区红色乡镇乡村振兴试点项目,结合当地菌菇种植基础,携手包金亮打造了智慧菌菇方舱共富基地。该基地占地900多平方米,容积达4500立方米,共有9个方舱,每个舱内都配备制冷制热机组、新风系统、补光系统、喷淋管网及超高压喷雾机等先进设备,通过连接后台AI管控系统,可实现24小时舱内环境参数的远程操作与实时监测,实现羊肚菌、桑黄、蜜环菌等高端菌菇的全天候精准培育。
有了科学种植菌菇的条件,接下来就是大范围带动周边老百姓共同种植。目前,该公司采用“四统两分”机制,即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和分包生产、分户管理,具体解决了种哪里、种什么、怎么种、种多少、谁来种和种不好等问题。其间,该企业还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邀请省市、本地专家及有经验的种植户传授经验。包金亮说:“我们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带动100~200户农户参与种植,同时依托企业的大型种植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