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快检技术升级 10分钟锁定“舌尖安全”
记者 张婧 通讯员 张玥
“叔叔在给蔬菜做体检呢!”近日,在兰溪市排岭农贸市场里,小朋友踮起脚尖,好奇地望着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只见兰溪市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随机剪下一把翠绿的菜叶、几颗饱满的瓜果,熟练地把试剂滴入试剂卡。十分钟之后,通过吡虫啉检测卡显现出的“两条杠”,得出检测合格的结果。消费者林先生笑着对孩子说:“这下我们买的菜更放心了。”
这场“闪电检测”的背后,正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功劳。蓝色试纸袋里装载着纳米级“生物雷达”,通过胶体金纳米颗粒与农药抗体的精准结合,能够识别千万分之一克的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农药残留物。“过去检测要半小时,现在效率提升三倍。”手持专用检测卡的工作人员介绍,针对不同农产品的特性,根据《浙江省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管理重点品种目录》以及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高风险预警信息,动态调整检测品种、检测项目和检测频次,实现靶向性、差异化快检,比如荔枝查吡唑醚菌酯、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豇豆验克百威、毒死蜱、噻虫嗪等,准确率超过95%。当红色质控线在试纸上清晰显现时,农药残留便无处遁形。
今年以来,兰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力开展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持续扩大农贸市场、生鲜门店、大型商超及校园食材配送企业农产品的监督快检和企业自检相结合的覆盖面,预计今年将监督快检2000余批次,不断提高胶体金等先进检测方法的比例,充分发挥快检在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中的“前哨”作用。
“合格的菜下锅,心里也踏实。”市民李大爷拎着刚通过检测的芹菜,笑呵呵地说。市场里忙碌的检测人员,正成为连接实验室与百姓餐桌的安全纽带,也让“舌尖上的安全”变得更加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