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项目撬动产业蝶变
冷水打造县域工业经济新增长极
记者 陈冰冰
金台铁路磐安南站旁的中科未来城(一期)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正拔地崛起,预计今年8月交付使用。近年来,冷水镇紧紧围绕磐安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锚定高质量打造全县第四大工业经济平台目标任务,把招引大项目、好项目作为强实力、稳增长、扩投资、增后劲的核心抓手,以重大项目建设的强劲势头推动冷水产业格局系统重塑。
大项目集聚:
撑起工业经济“脊梁”
走进冷水镇朱坞坑工业区块,浙江尚奇科技有限公司的两栋新厂房已完成主体施工,工人正忙着进行室内外装修。“新厂房总投资1.2亿元,投产后将新增包装材料生产线,形成产业链闭环。”企业负责人介绍,预计年底投产后年销售额可突破2亿元,实现“当年投产、当年升规”的跨越式发展。
这样的“冷水速度”并非个例。数据显示,2024年冷水镇新引进亿元以上企业7家,全县3个7亿元以上重大制造业项目中2个落户于此,加上诚得制造、远达五金等现有项目,全镇已集聚总投资7亿元以上项目4个,形成梯队式发展格局。
项目扎堆落地的背后,是区位优势与产业基础的双重赋能。朱坞坑工业区块紧邻金台铁路磐安南站和209省道,10余家企业在此形成产业聚落;浙江维洢科技年产500万个智能保温杯项目即将投产,正是看中这里完善的五金配套体系。“我们紧邻永武缙产业集群,既能承接产业辐射,又能依托本地五金机械基础补链延链。”冷水镇镇长韦相斌表示,这种“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让冷水成为投资热土。
全链条发力:
构建产业生态“沃土”
在冷水镇工业园区,保温杯生产的全产业链图景正逐渐清晰:从不锈钢原材料供应,到杯体加工、配件生产,再到包装物流,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已初具规模。这种“结藤挂果”的产业生态,源于当地对细分领域的精准深耕。
“我们聚焦保温杯行业‘敲门招商’,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逐个环节补短板。”冷水镇工办成员杜秋芳介绍,通过分析永武缙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冷水镇将保温杯作为突破口,近年来引进的10余个项目中,有多个直接服务于这一产业链。浙江维洢科技的智能保温杯项目,正是看中这里能快速配齐密封圈、杯盖等配件,生产周期较其他地区缩短近30%。
产业链的完善离不开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作为全县首个出台镇级工业项目管理办法的乡镇,冷水镇建立起领导包保、帮办代办等机制,3年投入5000余万元完善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从项目备案到施工许可,全程有人帮办,我们只需专心搞生产。”诚得制造负责人对这里的营商环境十分满意。
优环境赋能:
激活持续发展“引擎”
“冷水能‘热’起来,靠的是项目;要一直‘热’下去,靠的是环境。”这是冷水镇干部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中科未来城项目现场,镇工办工作人员正与企业对接建设事宜,这种“围墙内的事企业办,围墙外的事政府管”的服务理念,已成为当地干部的行动自觉。
为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冷水镇量身定制《企业高质量发展奖励政策》,对升规企业、技改项目给予阶梯式奖励;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3年来解决用工、融资等难题200余件。
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冷水镇的发展理念正在升级。镇党委书记羊宏表示:“我们不再追求项目数量,而是聚焦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这种转变背后,是当地工业亩均税收连续三年增长15%以上带来的底气。
如今的冷水镇,厂房与青山相映,铁轨与公路纵横,一幅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这个曾经的“冷水”小镇,正以火热的发展态势,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