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区组团创新突围
永康龙山老宅新生激活发展密码
记者 高婷婷
以永康市龙山镇桥下东村为圆心,通过重点村带动桥下南村、太平新村、桥头村等周边六村结成共富联盟,实现强带弱、先富带后富……今年,“桥下东村片区”被列为金华片区组团重点项目。从“一村奔赴”到“抱团共富”,握指成拳,乡村振兴动力猛增,让“化散为聚”的乡村发展竞争力不断提升,片区组团的含金量正在不断提高。
在龙山镇政府不远处的“黄金地段”,一幢崭新的现代化公寓全面结顶,目前正在内部装修阶段。据了解,这是桥下东村的保障性租赁用房项目,功能、布局都朝着现代化、智能化靠拢,目前已完成招租。
据了解,该村曾经是出了名的脏乱差落后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该村通过“三改一拆”拆出了好环境,也拆出了发展空间,拆出了村民团结,从负债50多万元的落后村,华丽变身成为每年都有固定收益300多万元的先进村。
都说“拆迁是天下第一难”,桥下东村却做出了“门道”,树立了永康农房改造典型案例。桥下东村的农房改造采用“先建后拆”的模式,党员干部与村民上下一心,村务合规小组全程跟踪审查,安置工作平稳有序,实现零投诉、零上访、零纠纷。“先建后拆”的模式让老百姓免除“拆完房无家可归”的烦恼,也让老百姓认识到了村委的办事决心。
桥下东村农房改造一期工程累计腾出发展空间约32000平方米。打好了地基,接下来就是提笔写文章。在腾空的旧址上,一栋崭新的大楼拔地而起。整栋楼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水电、安保、房租支付、无线网络都通过扫码联动,监控全区域覆盖。“这样规格的农村保障性租赁用房,在整个永康都是少有的。该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首年收入便达105万元。”村干部介绍。
一户多宅、危旧房遗留问题为何难以解决?关键在于村民笃信老房还有利可图。如今,桥下东村产业用房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统一经营,老百姓无须参与,通过认购股权就能每年拿分红,自然乐于配合。桥下东村的先进经验,正在被联盟其他成员村效仿学习。“这一举措既解决危旧房拆迁、一户多宅难题,又增加了集体收入,实在是一举两得。”各村书记纷纷竖起大拇指。
组团谋发展,核心在产业。与此同时,桥下东村片区还在谋划新的合作项目。七村准备联合设立农业相关服务中心,搭建平台,将各村特色农副产品整合起来,包括雅贵村的蜂蜜、太平村的有机鱼,桥下东村的小香薯等,佐以状元文化赋能,合力打造农产品IP,有效提高地方农业知名度。
“重点村+周边村”组团、“强村+弱村”抱团,构建起美丽成片、产业成群、服务成网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过去单打独斗,现在我们联合周边各村挖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带动规划联体、产业联动、社会联治,发展底气更足了。”龙山镇人大副主席、桥下东村党支部书记朱文哲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