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4版:要闻

社区活动资源库推陈出新 激发“摇人式”邻里新活力

记者 俞萍 文/摄

传统的社区活动常面临工作人员忙组织、居民被动来参与的困境。在金华开发区西关街道董宅社区,变化正悄然发生:居民特别是年轻家庭,开始在微信群里自发“摇人”组局参与活动。这背后,是该社区聚焦“睦邻”主题,通过建立动态更新、全域优选的社区活动资源库,深度整合高质量、高匹配度的资源,创新活动形式,大大提升了活动吸引力与居民参与度。

活动资源库“换血” 不为出任务而合作

“在社区学了泡茶的手艺,这几天家里来客人了都是孩子泡茶,有模有样的。”近日,家住壹号公馆的蒋云在微信朋友圈晒了两张孩子在家泡工夫茶待客的照片,为前段时间董宅社区组织的儿童茶艺课点赞。据了解,当天活动吸引了社区20余名青少年参与。活动中,专业茶艺师系统讲解茶文化知识及冲泡礼仪,并巧妙引导孩子们在敬茶、礼让的实操中学习相处之道。

“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得到了年轻家长的关注和认可。”董宅社区党委书记周庆兰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社区摒弃以往“为出任务而合作”的旧模式,创新建立动态更新、全域优选的社区活动资源库。该资源库对意向合作对象进行严格筛选和定期评估,重点考察其专业资质、服务意愿、与居民需求的匹配度及活动创新能力,以此提升活动含金量和吸引力。“对服务不佳、创新不足的合作方,我们也会进行‘出库’处理,并持续挖掘引入新鲜血液。”

目前,董宅社区通过“社区合伙人”计划、共治联盟及居民自治组织,已构建较为丰富的活动资源库,覆盖机构、商户、达人等多元主体60余个,能基本满足不同年龄层的多元需求,精准服务相关群体。近期,社区组织的花样馒头DIY、电吹管体验课等特色课程,每次都能吸引40多名居民参与。

激发内生活力

从“要我参加”到“我要摇人”

孩子们小手攥着游戏币,或在“模拟超市”里精打细算,或在“投资乐园”里兴奋掷骰子,每个人都眉飞色舞,家长们则围坐一旁闲话家常。孩子们在游戏中悄然理解了金钱的价值,邻里情谊也在欢声笑语中升温。这是近日董宅社区举办的儿童财商桌游活动中的一幕。

“这是几个孩子第一次玩这类游戏,能培养孩子的财商,挺有意义的。”社区居民陈佳说,得知社区要组织这场活动,她当即就给孩子报名了,还在微信里喊了朋友一起参加。

“这类直接服务孩子又能满足家长社交需求的高质量活动,更能吸引年轻家庭参与。”周庆兰说,资源整合是基础,而让活动真正活起来,关键在于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对此,董宅社区采用“精准锚定+深度互动+内生孵化”策略,推动居民从“要我参加”到“我要摇人”。

具体而言,一是精准锚定关键群体,抓住年轻家庭的核心关切——孩子,精心打造儿童茶艺课、儿童财商桌游活动等,形成“孩子玩在一起、家长聊在一处”的良好氛围。二是精心设计互动场域,无论是茶艺课的敬茶实践、花样馒头DIY的协作制作、电吹管的合奏练习,还是财商桌游的亲子共学,都嵌入需要协作、鼓励交流的环节,让居民们在共同学习、创作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破冰、建立联结。三是引导孵化兴趣社团,将有共同爱好的居民联结到一起,激发自组织、自运转的活力。社区也将持续引入书法交流、亲子运动会等多样活动,期待更多居民自发“摇人”组局成为常态。

记者手记

从任务驱使到价值驱动

董宅社区的实践表明,社区活动摆脱任务化、走向活力化的关键,在于深度整合资源,提升活动品质与吸引力。当活动本身足够有趣、有料、有价值,能够精准对接居民学习、娱乐、社交的真实需求时,居民自然会主动“摇人”参与。这标志着社区睦邻关系从依靠传统“人情维系”,升级为活动价值和共同兴趣的“活力联结”,让社区真正成为居民玩起来、学起来、乐起来的活力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