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让“科技副总”为“两新”融合注入新动能

□曹晓恒

近日,省科技厅公布2025年省派“科技副总”名单,我市35人入选,占全省14%,入选人数居全省第一。这一数据不仅折射出金华在高层次人才引育上的突破,更揭示其以人才为纽带推动“两新”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通过“科技副总”机制,破解人才与产业“两张皮”的难题,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所谓“科技副总”,主要指从高校、科研院所选聘高层次科技人才到企业兼任总经理、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技术副总等职务,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政府在其中扮演“红娘”角色,通过搭建平台、优化政策,降低校企合作成本。

金华开发区通过“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双聘机制,构建“企业需求+专家人才”数据库,形成需求牵引、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的闭环链条。如赛默制药引进浙大金华研究院青年人才龚浩宁担任“科技副总”,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将小分子药物研发周期缩短30%。这种“一人双岗”模式,既避免传统校企合作“蜻蜓点水”的弊端,又保障创新要素的持续流动。金华开发区59家企业申报“科技副总”的盛况,正是市场对机制创新的最真实反映。最终,7位省派“科技副总”将深度融入金华开发区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重点产业链企业,为金华开发区产业能级跃升注入驱动力。

我市将“科技副总”精准锚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十条重点产业链。一方面,产业导向的布局,使得人才效能得到有效释放;另一方面,企业将生产一线的痛点反馈至高校,倒逼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改革。这种“需求—研发—应用”的闭环和双向赋能,有效助力“两新”深度融合。

今年初,金华就以381份“科技副总”三方协议签约数夺得全省榜首,这得益于一套系统化的政策支撑体系。在人才引育上,金华推出“双龙计划”等政策,对“科技副总”给予专项补贴、项目优先立项等支持;在产业对接上,建立“产业链需求库”和“人才技术库”双向匹配机制,确保专家派驻“有的放矢”、 “科技副总”不是挂个名报个到。这种全链条生态的构建,使得人才“活水”真正浇灌出产业硕果。

“科技副总”机制的深层价值,在于为“两新”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样本,为浙江乃至全国提供更多“两新”融合的金华方案。

金报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