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2版:金报东阳·健康

产房内的“生死时速”救援

东阳市红会医院:这些危险因素孕妇要警惕

本报消息(记者 陈启宇 通讯员 陶阿慧 许俊萍)“嘀、嘀、嘀……”近日,在东阳市红会医院门诊胎心监护室内,一台监护仪不断地发出尖锐的警报,监护仪显示:胎儿心率已飙升到每分钟200次以上……

该院妇产科门诊医生徐晓燕立刻安排B超检查,结果显示,该孕妇的胎盘厚度从上次产检的3.9厘米骤增至5.9厘米。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徐晓燕判断该孕妇极有可能面临胎盘早剥风险。

时间就是生命。该院立即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妇产科、手术室、麻醉科迅速联动。剖宫产手术在最短时间内准备就绪,当手术刀划开子宫的瞬间,血性羊水涌出,子宫下段肌层已呈紫红色——胎盘早剥的诊断得到证实。医护团队默契配合,快速处理、精准止血,最终,孕妇顺利产下宝宝,母子平安。

据了解,胎盘早剥指的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它起病急、进展快,会导致胎儿及孕妇生命危险,是临床上仅次于羊水栓塞的产科急诊。

“所幸手术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该院妇产科主任贾星平强调,胎盘早剥不仅会威胁产妇生命,对胎儿而言也如同切断了“生命线”,会迅速面临缺氧,窒息严重时会导致脑瘫甚至死亡。

延伸阅读:这些危险因素要警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最常见的诱因之一。高血压会导致胎盘血管痉挛、破裂,增加剥离风险。

·腹部受到外力撞击,比如车祸、摔倒等,可能直接引发胎盘早剥。

·胎膜早破时,羊水大量流出,子宫内压力骤降,容易导致胎盘与子宫壁分离。

·多次妊娠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损伤,影响胎盘正常附着。

·高龄孕妇(≥35岁)可能合并更多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间接增加风险。

·孕妇有吸烟、滥用药物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胎盘血液循环,增加患病几率。

早期识别:捕捉身体的“求救信号”

胎盘早剥的早期识别至关重要,孕妈和家属要学会关注这些异常:

·突发的持续性腹痛,程度轻重不一,可能伴有腰背痛。

·阴道流血,出血量多少不定,有时血量虽少,但胎盘剥离面可能很大,需格外警惕。

·胎动异常,如胎动突然频繁后减弱或消失。

·孕妇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休克症状,往往提示病情严重。

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务必立即就医,切勿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