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新区新闻

送餐路上的城市温度

记者 苏宣萌

戴好头盔,穿上工作服,陆治丞骑着电动自行车,穿梭在金东区多湖街道的大街小巷。伴随着叮叮作响的手机提示音,踏上新一天的送餐路。

陆治丞是一名外卖骑手,来自贵州,从事这一行已有4年。他说,过去干这一行有不少烦恼:有的商场不让进门、不让上电梯,电动自行车没地方停,进小区常常遭遇保安阻拦。如今,这一切正悄然发生改变:专用泊位、通道等日益完善;支付宝“碰一碰”,不用登记就能进小区,每单节省几分钟……一个个暖心举措让他切实感受到城市的友好和精细化治理。

送餐的间隙,陆治丞来到驿头社区的一间板房,门外指示牌上写着“金华有爱”红色驿站,里面的凉气扑面而来,屋外燥热的暑气瞬间被消解。接了杯水后,陆治丞舒服地坐在椅子上歇脚。

“最近天气热得不行,红色驿站虽小,但饮水机、空调、微波炉等设施一应俱全,可以乘凉、热饭、充电,对我们来说简直完美,每天都有不少外卖骑手在里面休息。”陆治丞说,金东区总工会和多湖街道还不定期送来矿泉水和防暑用品,对骑手而言非常实用。

近几年,随着外卖送餐队伍不断壮大,驿站场地已然“捉襟见肘”。2023年,位于万达广场5号楼架空层的“骑士学院”启用,100多平方米的空间设置休闲运动、心理咨询、聚会交友等服务项目,骑手都可以享受。此外,这里还定期举行骑手恳谈会,大家围坐在一起,说说心里话。

“外卖员的工作流动性大,融入城市,找到归属很重要。”陆治丞说,随着工作和生活得到保障,大家也想要凝聚起来,发挥更大作用。

说干就干,在多湖街道和万江社区的支持下,一支由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组成的“骑乐融融议事团”志愿队伍成立,并积极投身于城市治理。外卖骑手每天在路上跑,对小区、楼宇、工业园区等比较熟悉,遇到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反映和施救;通过手机随手拍、随手报的形式,有效助力解决环境卫生、车辆秩序、消防安全等问题。

“不久前,我们发现万达金街附近的遮阳棚破损,随手拍下来反映问题,一周就完成了更换。”陆治丞说。这里不仅提供权益保障与贴心服务,还鼓励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议事,大家完成从“送餐人”到社区“自家人”的转变。

不仅如此,社区还统筹资源,根据骑手们的需求量身定制“骑乐融融议事团”友好卡,开设新就业群体关爱服务“一件事”,涵盖入职上岗、就餐提能、诉求办理、培训成长等。骑手们想学什么、需要什么都可以提。“希望和新就业群体形成良性互动,让他们充分融入社区‘新家’,构建和谐共处‘大家庭’,不断收获成就感和满足感。”万江社区党委书记魏丹鸳说。

此前,在社区牵线下,陆治丞还参加了相亲会,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在金东区安家的信念很笃定。

相关链接

“双向友好”让城市更有温度

随着新业态持续发展,新就业群体数量不断增加,已然成为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激活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新动能,近年来金东区积极统筹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对新就业群体加大权益保障力度,持续升级服务体系,引导融入基层治理,让“治理对象”变成“治理力量”,让“城市过客”变成“共建力量”,在细节中体现城市对新就业群体需求的精准把握与回应,展现城市温度和治理精度。

2024年以来,万江社区解决骑手工作、生活需求和各类难题147项,满意率达98%,“骑乐融融议事团”队伍由5人扩大到100余人,骑手发现并助力解决治理问题1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