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实名 结算实薪 支付实卡 数据实时
我市深化工程建设劳动用工实名制改革
本报消息(记者 李晓艳)昨日,金华市外国语学校新建项目的通风工杨师傅在实名制员工通道刷脸进入施工现场,完成早上上班的考勤打卡。当天,该项目部共有490人完成考勤,相关数据实时传到“四实”平台,也可通过视频监控核实。项目部劳资员吴跃强说,除了考勤,每个员工的工种、工时、薪酬都可在平台上查询,如果出现有考勤无发薪、有发薪无考核等情况就会及时预警。
金华市外国语学校新建项目是我市实施“四实”管理的试点项目。今年以来,为有效治理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我市深化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用工实名制管理制度改革,推动新建项目和今年6月底前未竣工的项目全面落实用工实名、结算实薪、支付实卡、数据实时,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月足额支付。截至目前,全市291个今年新建项目已落实“四实”管理。
据介绍,“四实”管理聚焦劳动合同签订、工资足额发放、离场结算规范等关键环节,做好工资支付全过程管理,农民工身份、工种、工时及工资结算数据精准关联,实现农民工考勤、薪酬、社保数据“一网统管”。实施“四实”管理后,农民工进场施工前,项目部进行身份实名认证和登记,并同步完成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申报,实名登记信息及时共享至省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每个月,农民工对考勤和工资进行确认后,工资便通过衣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打款至个人账户。农民工离场时办理离场结算后,确保人走账清。
针对传统考勤易出现代打卡、漏登记等问题,“四实”平台采用“AI人脸识别+物联网智能终端”技术,自动采集施工人员进出场信息,实现考勤数据“零干预、零误差、零遗漏”,考勤准确率提升至99%以上。
平台还设立工资支付预警机制,一旦监测到考勤异常、薪酬延迟等风险,即刻发出预警,启动处置,将欠薪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全市人力社保部门联合公安、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共建“实名实薪”工作联系机制,对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落实实名制管理情况进行监督,依法查处虚假讨薪、伪造考勤记录套取工资专用账户资金或以拖欠工资为名讨要工程款等违法犯罪行为。为规范在建顶目劳动用工管理,我市还对市县两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和项目劳务管理人员进行专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