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造血干细胞可以救人,她就成了捐献志愿者
永康女孩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记者 董金姣 文/摄
8月12日下午1时,来自永康的00后女孩王慧珠在金华某医院血液科成功捐献19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金华市第84例、浙江省第124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据介绍,她是今年永康第2例、金华第8例、我省第1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王慧珠是永康一家工贸公司的采购员。2021年,她在杭州工作期间,一次无偿献血时首次接触“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个词,听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救人,她没多想便留下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今年6月,就在生日前两天,王慧珠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没想到茫茫人海中,会有非血缘关系的陌生人跟我匹配成功,能帮助他人,觉得自己很幸运,感觉这是上天给我的特殊生日礼物。”激动之余,王慧珠当时也闪过一丝犹豫,因为工作很忙,“一个萝卜一个坑”,她担心自己没时间完成捐献。
经过与家人、公司的沟通,她最终决定捐献,并积极配合医生,顺利完成高分辨配型和捐献前体检等流程。王慧珠高兴地说:“下个月公司将迎来业务繁忙季,一开始我还担心工作和捐献有冲突,如今所有流程走下来,发现一切都刚刚好,相当于赶在旺季前用特殊方式救人,很开心。”
据了解,由于自小静脉血管细小,王慧珠打针抽血都不容易,但她还是坚定地选择捐献。
王慧珠的父母也从永康赶来陪在她身边。她的母亲项菊珍说,女儿从小就独立能干,是“孩子王”,村里孩子不管大小,都喊她“哥儿”。当初女儿打电话问他们是否同意她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她知道女儿乐于助人,只要对身体没什么影响,女儿认为是对的事,她和丈夫都支持。“我们没什么文化,在她还小的时候,我们要忙工作,回家晚了,村里人都会照顾她。受了别人帮助,她也会帮助别人。”项菊珍告诉记者,她是做家政服务的,从小教育女儿,“别人跟你分享了善意,你也要跟别人分享”“你帮助社会,社会也会帮助你”。
记者在捐献现场看到,护士刚拔出王慧珠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针头,远方患者所在医院工作人员带着一份特殊礼物以及受助者的感谢信走进采集室。“对方很感谢您的大爱,委托我转达对您的谢意。得知您是女孩,特意选了这个礼物送您,希望您永远像花儿一样美丽。”该工作人员说。
在工作人员取走那袋珍贵的殷红液体前,王慧珠请志愿者帮她拍一张她与19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患者送来的小礼物的合影。“这是神圣的生命接力,我会让这份礼物永远陪在我身边。”她祝愿患者早日康复,以后“好好吃,好好玩,好好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