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创新为要 金融赋能 联动共赢

浙中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

本报消息(记者 张益晓)8月13日,浙中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会议暨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华专场活动在金漪湖云蝶中心举行。

科创走廊是带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浙中科创走廊于2022年4月获批,经过3年建设,现已集聚全市50%高新企业、60%研发机构、70%高新投资、80%高层次人才、90%省级以上科创平台,“创新之钥、核心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如何进一步推进浙中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会议释放出一系列信号——

创新为要。活动中,浙江省光电子器材概念验证中心科技金融赋能行动签约、10个浙中科创走廊科创项目签约,涉及年产10万套微创植介入医疗器械项目、半导体硅靶材研发生产项目、智造产业基地项目等。当前,廊内“六城”正持续加快重大项目建设,1—7月,浙中科创走廊23个省科创强基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居全省第二。

金融赋能。活动中,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融服务联盟金华分中心授牌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通过政策、基金、基地、园区、联盟、活动、平台多维度联动赋能,形成“七位一体”金融服务体系,构建起以债权、股权、基金、上市等联动的综合金融服务生态,为廊内企业提供全牌照、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上交所的战略合作,持续优化区域协同机制,推动九城在科创资源共享、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金融要素流动等方面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建共享。

联动共赢。浙中科创走廊是金华的“创新之钥”,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是温州市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两条走廊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深化“环大罗山—浙中”双廊联动,充分发挥两地科创资源优势,共同构建联动机制、联合攻关、联通资源、联建平台、联推产业“五联一体”的区域协同机制,推动区域创新合作交流。记者获悉,两地合作重点是做好“教科人”一体改革和“两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共同打造长三角南翼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高地。

浙中科创走廊是市委市政府确定“港”“廊”“链”主战场之一,担负着“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使命。活动发布《浙中科创走廊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总体要求是进一步抢抓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以加快推动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根本目的,通过构建“345”建设体系加快形成“一廊串联、六城聚力、五县联动”创新格局。

到2027年,浙中科创走廊建设成果更显著,以金华科技城、义乌科技城为核心的“一廊六城”有效推动资源集聚、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形成创新供给规模化效益。到2030年,高质量科创走廊基本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引擎和创新高地作用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