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种下西瓜良种,为何长成“歪瓜”?
记者 冯俊江 董超毅
当下是西瓜热销季,但在东阳市画水镇四和村下仓自然村的瓜田里,瓜农陈飞平和李军辉望着西瓜地,蹲在一旁抽闷烟。他们种植的3亩多黑皮西瓜长成“歪瓜”,无法上市销售,造成不小的损失。两人拨打本报热线求助。记者实地走访了解情况。
瓜田里的怪相
在陈飞平与李军辉的瓜田,记者看到,西瓜藤蔓间散落着一个个形状怪异的黑皮西瓜,有的是葫芦形,有的是梨型,还有的像冬瓜。
陈飞平和李军辉告诉记者,他们分别来自马宅镇下洋村和横店镇双白村。去年,他们合伙承包40多亩土地,种植药材、水稻和西瓜等。今年上半年,元胡药材采收后,他们在约10亩土地上种下西瓜,其中麒麟瓜6亩多,土种黑皮瓜3亩多。麒麟瓜长势正常,黑皮瓜却出了问题。
“这瓜切开像棉絮,瓜瓤还长白色筋络。”李军辉无奈地说。陈飞平介绍,6月种植期间,每株藤蔓只留一颗瓜,幼果期还追施了一次肥料。随着西瓜逐渐长大,畸形比例约有80%,成熟后口感不佳,彻底失去市场价值。
他们说,按亩产2500公斤、批量收购价1.4元/公斤计算,加上人工、农资和土地承包成本,每亩损失约4600元,总计约1.4万元。
计划外的种子
同一块地,两种不同的瓜,大相径庭的果子,陈飞平与李军辉自然而然地怀疑种子存在问题。
李军辉回忆,今年5月,他们到位于东阳城区解放路106号的方圆农资店购买麒麟瓜种子。当时,店内麒麟瓜种子库存不够,店主推荐“丰乐五号”黑皮瓜种子,称其为老品种,在江浙地区种植广泛。由于此前没种过“丰乐五号”黑皮瓜,两人曾提出联系其他种植户了解情况,但店主表示客户多为散户,无联系方式可提供。最终,他们买了4罐“美麒麟”和3罐“丰乐五号”种子。
“如果不是种子问题,为什么旁边的麒麟瓜长得正常,卖相也好?”陈飞平质疑。
记者注意到,两块瓜地管理方式、肥料使用和天气条件一致,唯独黑皮瓜出现大面积畸形,令人费解。
当天,记者来到农资店了解情况。店主厉某说,他销售“丰乐五号”种子已有六七年,生产商为安徽上市公司丰乐种业,质量有保障。他出示了进货单,并称事发后第一时间联系了杭州总代理负责人。据对方反馈,今年全省售出6000罐“丰乐五号”种子,并未收到类似畸形瓜的投诉。他表示,看到畸形西瓜后也感到惊讶,但他坚持认为种子本身并没有问题。
种子包装上的信息显示:“丰乐五号”为杂交种,适宜在浙江等地早熟种植,全生育期约90天,果实椭圆形,果肉细脆多汁,糖含量约12.5%。
多方面的原因
东阳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吴云峰分析,造成西瓜大面积畸形的原因可能有三:一是种子纯度不足,但种子已用完,无法取样检测;二是天气因素,如花期或坐果期气温过高或雨水过多,可能影响西瓜发育;三是田间管理问题,如追肥不及时或肥料配比不当。吴云峰说,需综合分析才能确定具体原因。
该局农业行政执法专职副队长胡军庆表示,执法队接到反映后,迅速介入调查,并组织当事双方初次调解。由于“丰乐五号”种子销量在东阳较小,市场监管中未对其进行常规抽查,难以直接确认种子质量问题。
8月12日下午,在本报推动下,执法队再次组织双方调解,最终以农资经营店补偿种植户3800元和解。
农技人员提醒,农作物生产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大,不同作物、不同品种对种植环境都有不同的要求。考虑每年气候不同等因素,农户们要注意因地制宜、因种栽培,尽可能避免品种适应性不够等问题,确保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