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水果批发市场上月卖掉18万吨水果
夏日瓜果香 西瓜成“销冠”
记者 汪蕾/文 张辉/摄
傍晚,市区水果店人头攒动,西瓜、桃子、梨等水果新鲜诱人,市民穿梭其中精心挑选,现场购销两旺。凌晨,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金华水果批发市场)挂着浙、赣、皖、闽等车牌的大货车有序停靠在车载水果区,装载着一车车外来新鲜瓜果。炎炎夏日,各种时令瓜果集中上市,金华“果篮子”凭借优良品质、香甜口感和亲民价格迎来消费高峰。
“销冠”西瓜日销1500吨
金华水果批发市场是华东地区精品水果交易龙头,覆盖省内以及周边江西、福建、安徽等省。昨天清晨6时,记者来到金华水果批发市场,外地进货的水果商已踏上“回家”的路,现场有不少本地水果货商正在进货,也有一些“抢鲜”而来的市民,正整箱采购新鲜水果。
记者看到,瓜类交易区的货车停放尤多,西瓜与哈密瓜在密集出货。跃文果品店店主袁先生刚给一名本地水果店批发商装上满满一车西瓜,称重显示有300多公斤。“这算是小散客。”他指着一旁的大挂车说,一挂30多吨,一天起码要卖五六挂。
袁先生说,当下卖得最好的是西瓜,各种西瓜因产地、品种不同,价格相差很大。他们店有来自东北、新疆、甘肃、宁夏、山西、江苏等6个产地的西瓜,“个头大的东北瓜每公斤1.5元左右,一般供应酒店、歌厅;产自甘肃的无籽麒麟瓜能卖到每公斤5元,更受市民欢迎”。
数据显示,7月市场交易量达18.21万吨,实现交易额21.41亿元。国产水果销售前3名为西瓜类、桃类和荔枝类,日均交易量分别为1500吨、540吨和480吨;进口水果销售前3名为榴莲类、山竹类和椰青类,日均交易量分别为402吨、78吨和65吨。
地产水果日均交易超百吨
瓜类交易专区北侧主干道路旁,是地产水果交易专区。不少本地果农将自家的香瓜、葡萄、桃形李、黄花梨、黄桃、无花果等用竹篮或塑料筐装好,现场销售。据悉,近期地产水果日均交易量超110吨,日均销售额近75万元。
家住铁路金华南站附近的种植户陈阿姨种了两亩无花果,每天凌晨1时下地采摘,3时到市场销售。当天,她带来15篮10公斤装的无花果,12元每公斤。“7月上市,能一直卖到11月,现在价格已经下降。”陈阿姨说,虽然辛苦,但每天能有上千元收入。
专做本地水果批发生意的倪先生迎来一年最为忙碌的时候。“6—9月,本地水果大量上市,是销售旺季。”最近,他每天凌晨1时左右来到市场,可销售各类本地水果6000公斤左右,产地主要来自金东区江东、曹宅、仙桥以及浦江县等地。
倪先生告诉记者,今年地产水果销售情况不错,但阳光玫瑰的价格波动大。“阳光玫瑰种植产量太大,批发价跌到7元左右每公斤,倒是巨峰价格稳定,保持在每公斤10元以上。”
除了本地和国产水果,进口水果区的经营户也通过多元经营拓展销量。在新疆果业门市部,做了30多年水果生意的店主金惠萍说:“榴莲季渐渐过去,目前金猴等高品质榴莲价格开始上涨,一箱4个装的要680元左右,秃鹫榴莲价格也在一箱600元上下。下半年会逐渐进入进口水果旺季,各种进口水果会逐渐丰富。”
水果店以增值服务扩销量
金惠萍告诉记者,金华水果批发市场虽然冠以“批发”二字,但一直以来也是很多懂行市民购买水果的“宝藏地”。散客在这里买水果,能实现一件也是批发价。“我们散卖基本是论箱,而且市民得赶早,尽量上午10点前来。”
回到市区水果店,为满足市民多样化消费需求,不少商家推出水果拼盘、鲜切果盒等,更有部分店铺延长营业时间,方便市民随时选购。
昨天傍晚,在市区双馨路一家水果超市,不少周边居民来买水果。西瓜、哈密瓜、椰子、黄桃、杏子、李子、芒果、火龙果……货架上的水果琳琅满目。店主说,水果销售有两大旺季,暑期以解暑、清爽口感的水果为主,西瓜最受欢迎,葡萄、桃形李等本地水果也是店内热销款,春节前则是进口精品水果的热销期。
市民倪红缨带着孙女来买水果,挑了一个大西瓜,店主切半后为她称重,鲜切打包。随后,她还挑选了巨峰葡萄、黄桃、桃形李等本地水果,“水果图的就是新鲜,本地时令水果上新,我们总会第一时间尝鲜”。
在另一家挂着助农标签的水果超市,店员告诉记者,店内与本地种植户有直接联系,像杨梅、桃子、葡萄等都由本地果园直送。此外,在各大外卖平台,新鲜果切成为热销款,而且有更细致的增值服务,比如火龙果、哈密瓜、西瓜的三拼组合果切受欢迎;原本按个卖的柚子,被水果店剥成果肉装盒销售后,价格和销量均直线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