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再熬半个月,这波高温就过去了”

汗水酿就盛夏最甜蜜的滋味

记者 胡雅心

在金华开发区苏孟乡的仙蜜果家庭农场,火龙果、葡萄、水果莲蓬等各种夏季时令水果陆续成熟上市,果农们顶着烈日在田间地头忙碌,把这份夏日的甜蜜细心打包,等待顾客尝鲜。

昨日,在农场的田埂间,果农冷月桃和邓德淑正麻利地采摘火龙果,饱满的果实堆成小丘,用平板小推车一趟趟运到门口。“这段时间,浇水、施肥、拔草、整枝、采摘,啥活都得干。”两人穿着严实的长袖,外面套着件自带小风扇的迷彩空调服,这空调服作为高温天里最实用的“降温神器”,能稍微驱散些暑气。她们每天清晨6点不到就开工,抢在日头毒辣前多干些活,然后等到下午2点后再开工。

农场入口处,老板娘盛丽霞正坐在小板凳上,精心挑拣刚摘的鲜葡萄。这种名为“金之星”的葡萄是新品种,青里透红、皮薄多汁,糖度高,香气清冽,是许多顾客的“心头好”。挑拣的间隙,不时有熟客上门。“这儿的水果都是现摘的,新鲜、放心!”“我们从金华市区开车过来,40多分钟路程。”杭州速配公司经理陈霞说,公司负责为客户选品、配送,这次她一口气买下了100多箱。

除了本地顾客上门采购,盛丽霞还要忙着把打包好的水果寄往北京、天津、杭州、台州等地。尽管两台冷风机在旁边嗡嗡作响,她额角的汗珠还是不住地往下淌。“我们干果蔬种植30多年了。”盛丽霞擦了把汗,语气里带着些感慨,“这行业辛苦,年轻人不爱来。两个女儿也不愿接手,我和老徐能多干一天是一天。”

盛丽霞的丈夫徐福君,正在一处葡萄架下给“金之星”的藤蔓修剪枝叶、仔细绑枝。“得让枝叶往上长,多余的叶片要剪掉,还要不时打顶,这样才能把营养攒起来,明年的开花率才高。”徐福君动作熟练,透着30多年老果农的老到,现在农场早不是“看天吃饭”,而是靠着科学种植,“一株藤能挂多少果,一亩地能产多少,我们都能提早算得清清楚楚”。

这座占地120亩的农场是徐福君夫妻俩的心血,葡萄、火龙果、佛手、青柚、水果莲蓬……各类名优水果和种苗在这里生长,像个小型“水果王国”。农场坚持“限量采摘、现摘现售”的模式,不进农贸市场,全靠采摘游顾客和熟客订单消化。“再熬半个月,这波高温就过去了。”徐福君笑着说,大家都盼着凉爽些的日子到来,但眼下更惦记的是农场的未来。“以后打算搞直播,开个网店,等新品种上来,好好预热一下,让更多人尝到我们家的新鲜水果。”

高温仍在持续,从清晨到日暮,果农们用汗水浇灌着枝头的甜蜜,把对土地的热爱和坚守、汗水酿就盛夏里最甜蜜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