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父子书信中的传承
□记者随笔
孙武斌
这次采访团成员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叫陈志群,是一名资深志愿者,儿子叫陈梓睿,是金华市东苑小学五年级学生。
采访结束后,陈梓睿写了一篇《烈日下的冰与暖》的体会文章,文章这样写道——
走到张景贤奶奶家中时,我的红领巾都被汗水浸湿了。可听奶奶讲起当年在战场上的故事,我就忘了天气的炎热。
当张奶奶说起长津湖战斗中的冰雕连,我突然觉得后背凉飕飕的。“零下40摄氏度,战士们趴在雪地里,睫毛上全是冰碴子。”奶奶的声音有点颤抖,“冲锋号吹响的时候,他们早已冻成了冰雕,手指还扣在扳机上。古人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啊。”奶奶说,那些叔叔们也才二十出头,却穿着单薄的衣服,把自己冻成了永不融化的冰雕,就为了我们有现在这样的好生活。
采访结束走出楼道时,阳光还是很晃眼,可我悄悄把红领巾系紧了些。原来最烈的阳光,也暖不过他们用生命捂热的春天。
“看到这篇体会文章的时候,我的内心很受触动,也很欣慰。”陈志群说。他也将自己写的一段文字发给记者,作为对儿子的回应——
在看望张景贤老人的时候,儿子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一枚枚军功章,通过张奶奶的讲述,黄继光、邱少云……一个个曾经在课本上看到过的英雄名字就这样呈现在他面前,儿子红扑扑的脸上满是好奇与敬畏。这时,窗外突然下起倾盆大雨,那轰隆的雨声也好像向我们倾诉当年的光辉岁月。儿子忽然懂了:“课本里的那些‘奉献’,原来都藏在张奶奶装军功章的盒子里。”
短暂的走访,和张奶奶相处的宝贵时光,让儿子明白,今天的安稳日子从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儿子,期待你报效国家的那一天。
一对父子,两篇体会,美好传承,值得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