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0版:教育

奔赴热爱 逐梦未来

他们用实力拼出最燃最美暑假

信息奥赛、创新作文、轮滑、游泳、跳绳、足球……两个月的漫长暑假,并不意味着空闲甚至躺平,总有一些人在酷暑天为热爱奔赴、为未来逐梦,他们刻苦训练极限打磨,用实力与拼搏绽放各大赛场,书写最美最燃的青春答卷。

记者 叶骏

自信追风引爆赛场 轮滑女孩打破全国纪录夺冠

这个暑假,金华10岁轮滑女孩赖锘涵一度刷屏,央视新闻、新华网、中国青年报等多家中央级媒体,共同聚焦这名来自浙师大附小的追风少年。8月7日,在丽水举办的2025年全国轮滑(自由式轮滑)锦标赛少年女子乙组速度过桩计时赛场上,赖锘涵以令人惊叹的4.390秒的成绩夺冠,并打破赛会纪录。

作为国内轮滑最高级别赛事之一,本次锦标赛汇聚全国顶尖高手。赖锘涵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沉稳与爆发力,凭借爆发力极强的12米起跑和流畅的过桩(20个桩)技术,化身一道闪电般的身影引爆全场。

“打破全国纪录真的像做梦一样!我真的太棒了!”赛后,这个身经百战的小冠军依然难掩激动,“但我心里明白,是那些挥汗如雨的训练日,铺就了今天的路。”她将胜利归功于恩师的悉心指导、教练团队的托举和队友的并肩作战。胡孟教练也盛赞爱徒:“锘涵训练专注如磐石,赛场心态稳如山,这份荣耀是她用坚持浇灌出的花朵。”

荣耀背后是48枚省级、国家级赛事金牌的积淀,更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淬炼。2023年全国赛前一周,赖锘涵左脚突遭骨髓水肿与积液。医生严令休养三个月,但竞技之心无法停跳。她以超常毅力坚持康复训练,这两年成绩不断进步。

“未来,我还想登上更广阔的舞台。”而轮滑界一致认为,以赖锘涵展现出的技术深度与巨大潜能,未来国际赛场摘金夺银并非遥不可及。为珍视、发展每个孩子的天赋,浙师大附小还开辟了一块专门以赖锘涵命名的轮滑场地,平时不少其他孩子也会和她一起徜徉在轮滑的世界里。

同样闪耀2025年全国轮滑(自由式轮滑)锦标赛的,还有金华市湖海塘小学五(13)班学生傅迦,她以4.343秒的成绩打破速度过桩少年甲组纪录。在去年,她也曾以优异成绩刷新少年乙组速度过桩全国最佳纪录,并成功达标国家一级运动员。

5岁开始学习轮滑的傅迦,身材娇小却具备超越常人的坚韧和勇气。每一个假期,轮滑训练场馆里都能看到她奋力拼搏、刻苦训练的身影。有一次备战集训时胫骨不幸受伤,光是针灸治疗就扎了200余针。她恢复后立即投身训练,展现出对轮滑的极度热爱,“这种坚持不仅帮助我保持了体能水平,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不放弃”。

全国信息学竞赛金牌 他入选国集保送北大

7月17日,第42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2025)在绍兴闭幕,金华一中三(1)班男生赵晟昊以645分的成绩并列全国第2喜获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并保送北京大学。

本次赛事为期5天,组织了笔试和两场现场赛,最终产生金牌50人,金牌分数线571分;银牌152人,银牌分数线410分;铜牌85人,铜牌分数线320分。按照惯例,金牌获得者入选国家集训队,并获得保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资格。

金牌教练毛丹怡介绍,赵晟昊对信息学有着很强的热爱与天分,从金外初中开始就表现出钻研的热情,比同龄人更专注,每天都会到机房待几个小时。他对自己有明确的目标和决心,牺牲周末和节假日大量休息时间,在外人看似枯燥乏味的学习钻研中找到乐趣,沉醉在竞赛的节奏中。

据悉,赵晟昊去年在重庆参加全国赛时,就有实力拿金牌,但没有发挥好。今年他是浙江省队队长,这次卷土重来志在必得,最终也是如愿圆梦。

近年来,金华一中创新人才培养成绩斐然:1人获国际金牌,13人入选国家集训队(保送),27人获全国金银牌,95人获全国一等奖,6人入选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人入选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英才班。数物化生信五大学科竞赛门类齐全,全国金银牌人数、学科门类广度等综合指标位列全省公办高中前五,多项获奖数据均为杭宁温之外的唯一。

“写下即永恒” 高中女生圆梦全国创新作文大赛

7月30日,以“笔筑星河,寻梦十八年”为主题的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颁奖典礼在武汉大学体育馆举行。金华市外国语学校高三女生周子琳荣获全国二等奖,在这个极具活力与创新的平台上用笔墨书写青春,在“全国最美校园”为自己热爱的阅读写作记上浓重一笔。

本届大赛自2024年9月底启动,全国共有2242所高中学校、超过140万名学生参与初赛,经过9个月初赛、省级决赛的选拔比拼,3000余名学生晋级全国总决赛,最终有2766名选手亲赴武汉参与全国总决赛。总决赛题目以“一线”为题眼,文体题材不限。与往届相比,该命题题意清晰、明确,降低了审题难度,考生可以从历史、现实和科幻等多角度立意,有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

回顾这段参赛之旅,周子琳感慨颇多:从得知预赛题目时的踌躇满志,到无数个深夜对着空白文档绞尽脑汁,这段旅程本身就是一道需要奋力跨越的“一线”……当入围总决赛的通知赫然出现在屏幕上,感到的并非狂喜,而是一种被选择的沉甸甸的使命感,仿佛接过了一份必须庄重以待的契约。

周子琳说,站在武大的赛场上,手心微汗,心中却异常平静。周遭的喧嚣退去,笔尖与稿纸的摩擦声成为唯一的世界。那一刻,过去数月的挣扎、困惑、灵光一现与坚持,都汇聚成眼前这一道“一线”的命题。它不再是一道题目,而是对自己一路走来所有心路历程的最高概括与淬炼。

武汉大学极具韵味的优美环境、底蕴深厚的学术殿堂,让周子琳留下美好印象,相关专家的致辞更让她对写作憧憬无限。中国写作学会会长方长安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创新性写作仍然非常重要,伟大的作品都不是模仿品,人工智能不能代替我们的精神活动和审美感受,也永远不能代替人的写作。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于亭教授谈到,在日益强盛而高效的人工智能冲击下,读和写作为人类的本能和上层文化的能力在日益衰退,所以创新作文大赛提倡“写下即永恒”,就显得尤其与众不同,它不断地强调以读和思为基础的写,对人的内在卓越性具有现代意义和养成意义。

泳池打拼不言苦

训练比赛收获丰

这个暑假,婺城区游泳队的教练和队员特别自豪与幸福:今年空军招飞全国第一名的吴轩哲,和刚被南京警察学院录取的双胞胎弟弟吴轩昱都是从这里“游”出来的优秀榜样,而且他们一如往常来泳池训练并指导学弟学妹。

每年暑假,婺城区游泳队都有新老学员泳池相聚的传统,师兄师姐们会来现场助教,为师弟师妹们加油打气。教练马群英介绍,全队70多人,有30多人是“三好学生”“模范生”,不少学生考进985院校,或以高水平运动员身份“游”进知名大学。

马群英介绍,他们游泳队每年暑假基本上是一个月集训,一个月比赛,眼下她正率30名弟子忙碌在参赛的最后一站——在温州举行的浙江省青少年游泳冠军赛(8月21—28日)。从8月3日开始,有两项全国比赛,还有省赛、市赛,相当于要连续性参赛。

在厦门举行的全国体校U系列游泳锦标赛上,婺城体校的唐雨辰获50米蝶泳金牌和100米蝶泳银牌,余诗淇获50米仰泳铜牌。在两站全国比赛中,12人次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正在进行中的浙江省游泳冠军赛,学员们肯定能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因为它是要达标才能参赛。

暑假里,学游泳成为很多孩子的选择,各大泳池人数明显增加。婺城区游泳队的训练氛围特别好,他们每学期不仅要比游泳成绩,还要比学习成绩,导向就是“两条腿”走路不偏科。

吴轩哲告诉记者,马群英的女儿马依依也是泳队明星,她是东南大学法学院2020级本科生,学业优秀,目前已经读研。在2023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代表中国队参赛,她和张雨霏等名将配合,在男女4x100米自由泳接力项目中夺得金牌。

酷热难挡我热爱 逐梦绿茵“绳”彩飞扬

8月18日,由金东区教育体育局、金东区体育总会主办,金东区足球协会承办的2025“汇丰·希望杯”浙江省小学生校园足球邀请赛拉开战幕,在一周时间内,来自省内各地64支队伍的1000多名运动员将展开激烈角逐。

作为一项浙江省内的高水平青少年足球赛事,今年是“希望杯”的第11个年头。根据参赛队员年龄的不同,组委会共设置男子甲组、女子甲组、男子乙组、混合丁组和混合丙组等五个组别的竞赛,为小学各年级段男女足队员提供了充足机会。

这个假期,我市还举办过金华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等赛事,金华开发区、东阳市也组织了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很多孩子无惧骄阳,训练如常积极参赛,用汗水与拼搏为热爱奔赴。

7月20日,浙江省第五届体育大会跳绳比赛暨2025年长三角跳绳联赛(台州站)在台州黄岩落幕,全省各设区市、行业体协、企事业单位、俱乐部及公开组共21个代表队近400名跳绳高手齐聚一堂。

代表金华市参赛的队伍之一——金华飞腾小马跳绳俱乐部选派28名队员,参加了公开组7个大项目(少儿组至青年组)的角逐,共获得19金10银5铜的优异成绩。其中,公开青年组比赛中,以金华实验中学校跳绳队为主的队员们共获12金3银2铜,在公开组金牌总数位居全省第一。参与人数最多的集体3分钟8字跳项目中,来自金华实验中学的16名队员,用默契的配合拿下全场所有组别的最高成绩40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