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4版:要闻

开展米面、淀粉制品专项检查 防范米酵菌酸中毒

本报消息(记者 胡晨歆)凉皮、肠粉、粿条、河粉、米线(米粉)、发酵后制作的汤圆、发酵玉米面(酸汤子)、湿米粉、湿淀粉制品以及泡发的银耳、木耳等食品在高温潮湿天气下,容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易引发中毒。

连日来,针对高温高湿环境下食品安全风险易发的特点,有效预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事件的发生,金华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持续开展米面、淀粉类制品专项检查行动,全面排查小餐饮店、小作坊、生产企业、农贸市场、商超等重点经营场所,全力守护群众“入口安全”。

“米酵菌酸无色无味,耐热性极强。正常的家庭烹饪方法难以消除,进食后即可引发中毒,主要影响肝脏、脑、肾等重要器官,只要1毫克即可致命。”检查过程中,该局执法人员重点核查相关产品是否按要求储存,是否有发霉、变质、异味、发黏等异常情况,经营者是否履行进货查验义务,预包装产品标签是否规范,是否明确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等内容。

截至目前,该局已累计排查相关生产经营单位201家。检查发现,部分单位存在未按要求储存、未履行进货查验等问题,共计发现问题70个。针对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已现场责令相关单位改正。同时,对1家涉嫌违法的小餐饮店已依法立案查处。

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提醒市民,高温潮湿天气下,不要自己发酵米面类等食品;不要食用浸泡过夜的黑木耳;购买新鲜的、生产日期近的食材;购买食物时尽量选择小包装,不囤积食物;选择阴凉通风环境储存食物,注意防潮、防霉变;发霉食物及时丢弃,不可冲洗或去除霉变部分后继续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