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 中医康养 贴心助餐
兰溪让19万老人晚年生活有滋有味
本报消息(记者 胡哲南)“这机器人很贴心,我起夜时它会亮灯,翻身少了还会提醒护工。”昨日,在兰溪市常青颐养院,82岁的王奶奶对着床头的银色机器人赞不绝口。
如今在兰溪,像王奶奶这样享受智慧养老、中医康养、贴心助餐的老人已有19.46万,占该市总人口的30.57%。如今,兰溪正用一套“上下联动+特色突围+多元覆盖”的养老组合拳,为银发群体带来幸福晚年。
“潘大爷,您的高血压药快吃完了吧?我帮您联系社区医院送药上门。”每周三,兰江街道养老专管员李大姐都会带着血压仪上门探访。在兰溪,从市级统筹到村社落地,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精准对接老人需求。
其中,养老专员、爱心助老员、服务团队组成“贴心人”队伍。仅今年,他们就完成该市老人自理能力评估,探访独居老人1000余次,服务覆盖近2000人次。“以前办事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专员上门收集需求,政策手册直接送到家,太方便了。”68岁的退休教师吴高远翻着手里的养老服务手册说。
“每天扎完针灸,再跟着机器人做康复训练,身子骨比去年硬朗多了。” 在张山雷中医院康养区,75岁的中风患者老周正在进行“中医+科技”双康复,这是兰溪康养服务的亮眼名片。
科技赋能让养老更智能。兰溪筛选3家养老机构试点机器人服务,定制开发的康复训练机器人、睡眠监测机器人,已累计预警夜间异常情况43次。兰溪市常青颐养院院长童美玲说:“有位老人凌晨突发呼吸急促,机器人5秒内就发出警报,医护人员3分钟赶到现场,抢回了黄金救援时间。”
中医药加持让康养更精准。作为我省首个设立中医药管理局的县级市,兰溪不仅邀请中医专家定期坐诊,更推动医养融合。当地某康养公司依托张山雷中医院资源,为老人提供“中药调理+针灸推拿+医保直结”一站式服务。“1+3+N”联盟则让资源活起来。通过老年服务业协会统筹,医院、养老院、职业学校跨界合作,8家民办养老院与医院签约,已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医养服务8.6万人次。
“今天的红烧肉炖得烂,还有我爱吃的南瓜粥,比家里做的还合胃口。” 在兰溪市云山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老人们围坐餐桌边吃边聊。这里的助餐点不仅管饭,还成了老人们下棋、学智能手机的社交圈。
据了解,兰溪对17家助餐点推行“体验式监管”,工作人员化身“食客”全程监督食材采购、烹饪,还通过“双提升”行动倒逼服务升级——哪家饭菜不受欢迎,补贴就会相应扣减。如今,助餐点延伸出的健康讲座、心理疏导更让老人“来就不想走”。
针对农村空巢老人,兰溪拓展“爱心卡”服务,联合家政公司提供代缴水电费、代购药品等代办服务;对失能老人,则推出“健康点单”,每月固定日期由医护人员上门问诊。截至目前,“爱心卡”已服务6.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