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低效工业区蝶变成电商新地标
本报消息(记者 王志坚)近日,省自然资源厅公布一批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案例,义乌国际电商数字产业港凭借“混搭风”改造模式,入选省级混合利用节地类典型案例。
“该项目将246.8亩低效工业用地进行创新性开发,打造‘电商数字产业CBD’,堪称‘老破小’工业区逆袭的样本。”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几年前,这片位于义乌市北苑街道石桥头的工业区,还是一副“灰头土脸”模样,厂房与仓库杂乱无章地挤在一起,住宅区零星散落其中,总体容积率不足1.5,商业和生活性公共配套设施匮乏,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义乌市委、市政府以低效用地再开发为突破口,开启这片土地的蝶变之旅。项目以“稳企增效、产业平稳过渡”为重要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体系,充分考虑到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与需求,顺利收回土地使用权。
随后,通过拆除重建、整体规划设计等一系列举措,这片曾经低效的土地被赋予新使命,建成适合数字电商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规划建筑方案显示,未来这里将崛起一座现代化的“电商数字产业CBD”。玻璃幕墙的现代楼宇里,各类功能设施一应俱全,直播间将为电商企业提供展示产品的优质平台,数据中心成为企业运营的核心支撑,共享会议室则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便利空间。同时,完善的商业与公共配套设施,将满足企业员工的生活需求。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义乌电商最优生态圈及数字贸易示范园即将呈现。
这一项目的实施,为义乌电商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也为全省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