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东阳新闻

政策东风助拓内销 技术赋能把握关键

金象科技助力乡村能源变革

记者 陈启宇

昨日,新疆阿克苏一家果品包装发泡网生产企业车间内,机器轰鸣生产繁忙。车间的另一侧,一台智能供气装备静静伫立,它虽然体积不大,却成为车间的供能核心。“相比传统的瓶装供气,现在的供气模式更安全、智能和高效。”该企业负责人说。

目前,新疆已有近50家企业用上智能储罐供气系统,以解决当地传统瓶装供气模式面临配送半径大、偏远地区监管难等难题。这套供气系统由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该企业多年来持续深耕智能储罐技术,取得120多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7项,主导、参与制定6个相关团体标准。研发、产销等综合能力全球领先,产品远销日韩、欧美等地,被评定为“国家首台(套)装备”。

“金象出品”远销海外

8月18日上午,在金象科技车间,来自日本的技术员古妻功次对一批出口该国的小型储罐供气系统进行严格检测。

古妻功次是日本一家客户公司专门派驻金象科技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对出口日本的储罐进行品质把控。“金象科技出口到日本的储罐从初期磨合到逐步改善,现已得到越来越多日本客户的认可。”

据了解,金象智能储罐供气系统采用的分布式点供技术是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使用了近30年的主要供气模式。金象科技每年出口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智能供气储罐约2万套。

因能源资源匮乏,日本对能源供应的稳定性要求极高。分布式小型LPG储罐能灵活覆盖城市与偏远地区,避免集中供气系统因灾害等单点故障导致大面积停供,提升能源供应韧性;从安全管理角度看,传统大型储罐存在集中风险,而小型储罐通过法规细化可实现分类监管。

“金象科技生产的储罐供气系统,结合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现数字化智能监控,这些方面已领先日本同行。”古妻功次道出“金象出品”小储罐供气系统的先进性。

政策东风助拓内销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燃气下乡,支持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金象科技乘着政策东风,逐步拓展国内市场。

金象科技针对农村用气难、用气贵、用气不安全及天然气管网建设不经济等诸多痛点,结合我国乡村特点,在吸取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成熟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智能小型液化石油气(商品丙烷)储罐供气系统。

“以前厨师炒菜炒一半没有煤气,就得赶紧去换气瓶,现在有储罐供气系统,用气就没有后顾之忧。”8月18日中午,浙江安吉县孝丰镇竹根前村一家农家乐内,游客正享用午餐,民宿老板指着屋外的供气罐说。

安吉境内群山连绵,村庄星罗棋布。为了让偏远乡村用上清洁液化石油气,竹根前村获批省级管道燃气“村村通”试点村,金象科技在此安装了浙江省第一个LPG(液化石油气)小储罐。

此后,安吉丰陵燃气公司与金象科技达成合作,在当地多家工商业用气终端安装LPG储罐供气系统。该公司负责人说,用上LPG储罐供气系统后,每吨燃气的供气成本大幅下降。

更显著的变化来自运输管理端。金象智能储罐系统采用的分布式点供模式,巧妙规避中长距离管道铺设的高昂成本,减轻燃气网点布局与钢瓶配送的沉重负担。安吉丰陵燃气公司统计数据显示,原先运送5吨燃气需要18人,现在仅需2人就能完成。

目前,金象科技已在青海、湖北、浙江、广东、广西、云南、江苏、新疆、福建等地实施项目。

技术赋能把握关键

金象科技产品能在国内外市场掌握话语权,源于对技术的孜孜不倦追求和人才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

如何有效提升用气安全性是储罐供气行业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金象科技党总支书记王继新介绍,金象智能储罐供气系统通过国家防爆认证,具有防泄漏、防超压、防过量加注等多项主被动安防保护功能,可避免因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及遭外力破坏时发生气体泄漏事故。

金象科技还自主开发制造服务平台和车载中控装置,实现罐车与储罐之间识别互认,确保罐车只能向经授权的储罐定点卸液,并对车辆运行轨迹、卸液数量、罐车罐内液位、压力和温度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我们使用大量物联网设备和大数据技术,政府部门可远程有效监管整个运输、使用过程,有效杜绝大瓶充小瓶、违规充装等乱象,减少各类安全风险隐患。”王继新说。

多年来,金象科技秉持全员参与、全过程全空间创新创造,聘请日本、韩国等专家加盟杭州研究院,并与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科技学院等单位深入合作,拥有各类研发人员100多名、专业技师130多名,其中焊接高级技师超过10名。

未来,金象科技公司将瞄准减碳新赛道,持续推动LPG储罐供气系统与氢能、光伏、储能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化产品矩阵,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推动液化石油气行业向安全、高效、绿色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