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9版:义乌新闻

■电网建设篇 一年干成三年事

义乌电力保供交出高分答卷

开栏语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回望这5年,义乌城乡有机更新大刀阔斧,城市不断“长大长高”;人口持续虹吸集聚,净流入人口首超百万,成功跻身全国Ⅱ型大城市;工业经济招大引强,“无中生有”打造信息光电和新能源汽车两大“万亩千亿”产业集群……城市的能级跃升,需要强有力的能源要素支撑。义乌电力践行“电等发展”理念,始终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超常规推进电网建设,全域赋能电网升级,全面优化供电服务,以坚强智能可靠的电力保障服务地方发展战略需求,在高质量打造国网“两个示范”县域标杆的同时,不断夯实“世界小商品之都”的能源底座。

记者 龚喜燕

虽然今年的“秋老虎”有点猛,但进入9月,意味着义乌电力又一次经受住夏季高温的“烤”验。今夏,义乌电网负荷不断承压冲顶,其中8月11日12时33分,全社会用电负荷达368.74万千瓦,同比增长6.35%;18时54分,网供负荷达316.9万千瓦,同比增长2.44%,电网负荷双创历史新高。

对比“十三五”末的数据,2020年迎峰度夏时义乌电网全社会最大负荷为221.85万千瓦、网供最大负荷212.21万千瓦,当年义乌全社会用电量为101.04亿千瓦时,而今年前7月,义乌全社会用电量已达97.27亿千瓦时。

“电力指数”向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十四五”期间,义乌全社会用电量和最高用电负荷在金华全市的占比,从“十三五”时期的1/4提升至1/3,直观反映出近5年来义乌城市能级提升、人口逐年扩张、经济发展跃升。而电力作为“先行官”,必须适度超前规划,不断优化电网结构,打造坚强可靠灵活智能的配电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主网建设更坚强

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9座、110千伏变电站44座,变电总容量1268万千伏安,这是目前义乌电力主网的“家底”。相比5年前,220千伏变电站多了2座、110千伏变电站多了8座。篁园变、端头变、苏溪变、黎明变、义乌变改造、城东变、俊塘变、全村变等一批重点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大大优化了区域网架结构。

“从数据看,好像增量不大,但却是我们投资最大、电力项目最多的5年,也是最难熬的5年。”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负责人说起“十四五”时期义乌电网建设情况,既有苦涩也有成就感。“这几年不管是义乌城市有机更新,还是工业经济招大引强,都是大事、急事,对供电负荷要求高、时间紧。但110千伏以上变电站有严格的审批流程,从选址规划到建设,一般要一两年,但义乌的发展等不了。”既要满足上级管控要求,又要跟上地方政府“短平快”的保姆式服务,这对义乌电力人来说,“很头疼”。

在国网公司“电等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指引下,义乌电力克服重重困难啃下“硬骨头”,优化流程、协同推进,以非常之力、施非常之策,不断刷新信息光电、智能制造等大项目落地的“接电速度”,多个保电项目建设周期缩短一半以上。“十四五”时期,多座220千伏、110千伏主网项目落地,大大增强了苏溪、赤岸、稠江等重大产业集聚区域的保供能力。

同时,面对因城市有机更新快速扩容导致负荷转移的挑战,在电网建设上也必须通盘考虑。“义乌城市有机更新往往集中连片,区块内人口变化快、情况复杂,用电负荷分布不均,这些年出现局部‘卡脖子’问题比较多。”上述负责人表示,为提升城市美观度、节约土地,这两年投用的220千伏花厅变、110千伏篁园变等,基本都通过综合管廊走地下电缆。“虽然与地面架空线相比,投资成本大、后续运维压力大,但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配网运维更智慧

如果说主网是电力的“高速公路”,配网就是通往千家万户的“最后一公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义乌拥有10千伏配变19065台、容量1291.4万千伏安,相比2020年10千伏配变13800台、容量739.2万千伏安,如今末端“毛细血管”明显更强更畅。

作为电力系统的末端,配网直接与用户相连,负责将主网输送来的电能分配到各个用户端,其评价标准在于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配网运维得好不好,直接体现在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上。最大限度让区域内用户停电次数越少、停电时间越短,甚至达到‘无感知’用电,这是最高要求,也是我们的终极追求。”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义乌电网累计中压供电可靠性达99.9963%,中压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达12.216分钟,同比2020年度下降86.87%。

要提升供电可靠性,配网建设、运维管理、自动化应用和技术创新都要齐头并进。“十四五”时期,义乌在智慧配电网建设上下苦功,配网工程累计投资12.5亿元,投运10千伏公用线路610条,线路长度825千米;投运公用配变968台,容量67.5万千伏安;安装柱上开关1248台,环网柜1403面;三遥DTU接入主站系统1408台,投入全自动化FA环路278个,故障指示器1244套,智能开关1525个。

在此基础上,持续推进技术与管理的系统性转型升级。通过采用远程智能巡视、无人机自主巡检、运用“5G+AR”技术打造全国首个数字孪生环网室等,依靠智慧系统及时发现缺陷、隐患,提升故障诊断恢复自愈能力,让电网变得既“聪明”又“可靠”。

同时,秉持“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理念,自2021年开始,义乌大力实施配网带电作业提升工程,引入带电作业机器人、履带式绝缘斗臂车、小型化移动箱变车等一批新型特种装备,打造一支集带电作业、发电保电和停电检修于一体的全能型综合检修队伍,统筹开展配电线路基建工程、综合治理、业扩工程以及缺陷消除等工作。“能带不停、能保不停、能转不停”,用“带保停+全要素”综合检修模式高效完成80余条高故障线路检修,最大限度让用户“基本感觉不到停过电”,于2022年成为省内首批通过配网不停电服务认证的县级公司。

过去5年,义乌城市大变样、经济大发展,电网建设也实现大跃升。从电力规划建设“跟着招引项目跑”到主动谋划“跑在前”,从开着抢修车“来回跑”到故障抢修精准定位快速处理,主网架进一步补强,配电网不断升级改造,供电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用户满意度、获得感更高。未来的“十五五”时期,义乌电力不仅要为跻身全国I型大城市“蓄满电”,更要将供电可靠性提升至全省领先水平,让企业用电“不慌”,让居民用电“无忧”,为义乌“打造新典范、再造新辉煌”注入澎湃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