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一堂令人震撼的思政大课
记者 叶骏 文/摄
“中国排面,怎么看都是帅。”“极其震撼,深感自豪。”“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爱我中华,祖国万岁。”……9月3日上午,我市各地学校纷纷组织师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目睹国家繁荣昌盛、军队发展壮大,让人感到无比振奋与自豪。
金华一中全校师生在会场与教室集体观看直播,高二(17)班男生江儒鸿特别兴奋,因为他的父亲就在天安门受阅部队方队中。当父亲作为火箭军方队的领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江儒鸿自豪地指给同学们看:“这就是我的爸爸。”
江儒鸿的爸爸事先还发信息勉励他:“钢铁洪流的国威与青春炽热的誓言,都让我想到正在茁壮成长的你。作为父亲,希望你和金华一中全体同学,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把个人奋斗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宽广舞台上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
当天,除组织全校师生集中收看外,金华一中还安排了几项独具意义的内容:一是由历史老师朱雨绯、政治老师夏咸乐上专题课,介绍与抗战相关的金中校友吴复夏的事迹及其红色基因的传承绵延;二是将学生中征集的部分军事模型进行展出,让他们感受国家的科技进步,激发科技报国热情,增强当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感、使命感;三是展出雷烨等金中校友英烈的作品与书籍,了解他们在抗战中英勇卓绝的事迹,增强作为金中人的自豪感。
金华一中历史学科主任傅小玲表示,听了两名年轻老师的课,让人很感动也很有感触,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从吴复夏到徐枫灿到吴轩哲,金中历史中“空天报国”这条历史线索一直没有断过,金中精神代代相传。
金华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方家鸿表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阅兵不仅是钢铁洪流的展示,更是对所有抗战英烈的至高告慰。唯有让历史被看见、被记住、被思考,方能真正守护和平、告慰英灵,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奏响“勿忘国耻、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希望金中师生能将今日震撼化作前行动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赓续抗战精神,勇担时代重任,共筑人类和平未来。
9月3日上午,浙江师范大学师生通过各种形式积极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此次检阅部队中,有两名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的女生正步走过天安门广场,她们是艺术学院舞蹈学231班的张婉煜和地环学院地理科学241班的杜佳怡。她们暂别校园,以女民兵的身份换上笔挺的军装,用铿锵的步伐、利落的姿态,展现着新时代女兵的巾帼风采。
金华市宾虹高级中学全体师生齐聚一堂,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目睹徒步方队步伐铿锵、装备阵列铁流滚滚、空中梯队呼啸苍穹,大家心潮澎湃,掌声不断,青春面庞映照强国光芒,抗战精神在此刻薪火相传。
令人兴奋的是,该校2020届优秀毕业生徐可在海军方队中接受祖国检阅,让全校师生备感自豪。
宾虹中学党总支书记邹劼表示,此次阅兵让师生们深切感受到“国之重器”所凝聚的澎湃科技伟力,更体悟到“强国必须强科技”的时代呼唤。观看这样振奋人心的国之盛典,是一堂非常难得的思政大课,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希望学生们从历史荣光中汲取力量,在成长路上坚定理想、勇担使命。
金华市孝顺高级中学师生集体观看阅兵直播,学生们目光炯炯有神,透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家国的热忱。有高三老师在班级黑板上写了一段寄语,这是结合阅兵给学生的激励。
婺城区仙源湖实验学校的师生们也看得激情澎湃,整齐威武的方队、英姿飒爽的军人、自主研发的先进武器,让人备感“霸气、神气、硬气”。
该校五(4)班班主任表示,孩子们清澈的眼睛里映着飞扬的国旗,当铿锵的步伐声响起,一个小男孩不自觉挺直了脊背,那一刻忽然懂得了这就是阅兵最好的意义。它不是说教,而是唤醒,让幼小的心灵听见祖国的召唤,让整齐的队列化作秩序的初识,让装备的轰鸣变成科技兴国的种子。孩子们或许还不懂什么是“强军梦”,但已悄悄种下对强大、团结、责任的朦胧向往。这正是最生动的课堂:用国家的模样,告诉孩子未来应有的模样。
金华市秋滨小学的校园里,全体师生端坐在屏幕前,与80载胜利荣光深情对望,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教师动容与少年专注相互呼应,为成长底色注入厚重的爱国基因与和平力量。直播结束后,各班的课堂变身分享会,誓言稚嫩却坚定,展现出新时代少年的自觉与向上。
在金华市荣光学校,师生们集体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学生们脸上贴着国旗,手中挥舞小国旗,并向阅兵直播现场画面行礼致敬。一批批最新大国重器令大家叹为观止,304班学生鲁沅柏激动得热泪盈眶。三(8)班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孩子们畅谈自己的心得感触。
从央视《开学第一课》到盛大阅兵,金华市东苑小学副校长吴震感触颇多,他从暑假就开始带着航模队队员,精心制作往年阅兵的模型。9月3日,他在朋友圈写道:“教育要讲时机!看完阅兵,你还可以看看最有代表性的几场阅兵……我们制作的模型中,阅兵出现的‘陆战之王’歼-20S双座战斗机也有!”
此前,东苑小学航模队“用模型说历史”系列思政课九上央视,校内航模馆收藏了师生们多年来制作的仿真模型场景,包括《杨靖宇将军》《夜袭阳明堡机场》《金山卫登陆战》等。学生们在查阅资料、亲手制作模型的过程中,感受国家从积贫积弱到日益强大的变化。“传统的思政课有时让人觉得有距离感,而模型让抽象的精神变得可触可感。”吴震道出了课程融合的真谛,国防教育唯有贴近心灵才能迸发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