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话字典》出版 传承方言文化
于兴勇 文/摄
永康话,如今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许多常用的汉字,永康人竟已不知其方言读音。那么,何处才能寻得永康话的准确读音呢?日前,永康市民徐诚经过长达13年的精心编著,推出《永康话字典》,填补了永康方言读音资料的缺失,为永康话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日前,徐诚向永康市图书馆、档案馆、文史馆以及城区中小学赠送了新书。这本书由河海大学出版社于8月31日正式发行,已在永康新华书店公开发售。据悉,《永康话字典》是永康首部方言字典。
新出版的《永康话字典》收录了永康方言中11000多条词语,内容丰富,语料翔实,充满鲜明的地方特色,让民众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眼下,方言字典等通俗性工具书成为了传承方言文化的有效载体。
永康市乡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长征表示,《永康话字典》的出版,首先是一项关键性的文化抢救工程。它以科学、系统的方式,为我们挽留正在消逝的声音,存录了不可再生的语言遗产。同时,这部字典更是一部面向未来的“文化播种机”,它提供了一把钥匙,去打开乡土文化传承的大门。
黄长征认为,真正的传承,不在于把文化锁进档案柜,而要让它在使用中焕发新生。在文艺创作、非遗记录和传播中积极运用它,使永康话重新“活”在人们的口中、传播于声音媒介中。这部字典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粒种子、一团火焰。期待每一个永康人用实际行动响应召唤,共同守护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