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监督推动民生实事落地惠民
本报消息(记者 杜晓萍)优化机非隔离标准,减少柔性隔离栏,提升农村公路路口交通安全设施水平;在符合规划和消防等安全前提下,市区允许“平层入户”加装电梯;磐安县盘峰乡栗树坑村等3个村拓宽了狭窄路段,巡回诊疗车顺利通行开展巡诊服务……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组建4个民生实事专项监督组,对2025年度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现场监督,查找交办问题建议40余条,督促相关部门整改落实,有力推动了各项民生实事落地惠民。截至7月底,市民生实事共实施项目点位4085个,平均进度92.9%。
今年,我市细化十方面42个市民生实事事项,由18个市级部门牵头、各县(市、区)具体实施。市人大常委会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监督方式,强化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督,进一步增强监督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2025年度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切实让民生实事可感可及、群众受惠受益。
线下,各专项监督组针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阶段各个环节,组织项目实施单位、县级人大对口工委及人大代表,分节点、有侧重地开展现场监督。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按照就近就便、对口专长等要求,发动200余名市人大代表全过程监督项目实施情况,收集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助力高质高效办好民生实事。
线上,各专项监督组依托“浙江省民生实事数字化应用”,对民生实事项目启动情况开展核查监督,重点督查数字化应用录入项目数据是否真实可行、工作责任是否明确落实、要素保障是否到位等情况,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并及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