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0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我市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水利民生实事

本报消息(记者 吴晓)记者昨日从市水利局获悉,今年我市共有4项工作被列入省水利民生实事,包括改造提升20座单村水站、整治8座山塘、完成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开展95.78公里的幸福河湖农村水系整治。截至目前,我市已提前超额完成全部任务。

让农村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针对部分偏远村庄供水设施老旧的问题,我市大力推进单村水站提升改造,通过更新净化消毒设备、改造输配水管网、完善智能监控等措施,全面完成20座单村水站改造,累计投资1012.93万元,保障8005人的饮水安全。改造后水站水质更稳定、供水更可靠、管理更智能,切实解决农村“喝好水难”的问题,实现农村饮水安全“一村不落、一人不少”。

以东阳市市前供水站为例,该项目采用新型工艺,高度集成多种净水功能,能适应原水水质波动,占地面积比传统工艺减少1/3,投药量节省10%—15%,耗水量降低约50%,实现了从工艺创新到普惠于民的跨越。

山塘水库安全是防汛抗旱的重要基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市通过对坝体、溢洪道、放水设施等进行系统整治,全面完成8座山塘和1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整治后的山塘水库面貌一新,防洪抗旱能力显著提升,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保障了下游农田灌溉,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740亩,受益人口超过5.62万人,为农业稳产增产提供了坚实支撑。如武义县白洋街道沈宅村的里四百塘山塘,原土石坝存在渗漏和防洪不达标等问题,经系统性整治,新建重力坝坝体、溢洪道和放水涵管,新增管理设施,实施清淤和坝体加高,显著增加库容和水域面积。整治后总库容达2.89万立方米,新增水域面积466平方米,可满足200亩农田灌溉,受益人口约4000人。

幸福河湖农村水系整治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我市以流域为单元,结合全域幸福河湖建设,科学推进农村河道整治,累计完成101.89公里,投资5.46亿元。通过清淤疏浚、岸坡整治、生态绿化和亲水设施建设等措施,新增亲水节点39个、滨水绿道74.33公里,建成高品质水美乡村25个,有效恢复河道功能,改善水质,美化岸线。

如今,一批“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廊道正在形成,绘就出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武义县白鹭溪马府下段通过水系整治,有效服务当地花田美地旅游景区,营造优良生态基底与滨水景观,提升周边度假村的吸引力,累计吸引游客约300万人次,营收超5000万元,受益村民超过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