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激活基层新动能 绘就善治新图景

——我市加强基层治理工作综述

记者 胡睿哲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

近年来,我市着力夯基固本,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尤其自去年部署开展“树八婺新风、建善治金华”基层治理工作以来,我市坚持“一盘棋”统筹谋划、全链条压实责任,有效推动治理效能与文明风尚同频共振、双向赋能,绘就一幅基层善治新图景。

建强“主心骨”党建统领筑根基

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不能只看表象、不看根子,也不能只看局部、不看全面,要统筹兼顾、标本兼治。

聚合力,把治理资源力量统起来——

去年7月,我市印发《关于开展“树八婺新风、建善治金华”基层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谋划提出强化党建引领、促进新风培育、完善治理体系、多元化解矛盾、推动信访治理、加强行业引导、做好暖心服务、提升法治保障、提振干部作风等9方面举措,确保市级有抓手、基层能落地。

各方力量捏指成拳,推动基层治理“劲往一处使”。市委社会工作部协同纪委、组织、宣传等8个部门推动51项任务落地,研究制定“主题月活动”24项、“标志性成果”18个。各县(市、区)紧跟市级部署,结合地方特色,进一步细化职责任务。

“周联络、月调度、季例会”等纵向联动、横向协同机制不断健全,推动工作落地见效。目前,已召开部门协调会4次、推进会2次,市县两级开展调度11次。

强筋骨,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提起来——

全市深入开展“红动八婺、强基争先”行动,推动组织体系更加严密、基本单元持续夯实、作用发挥充分彰显,不断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持续推进基层减负,让广大基层干部放开手脚、一线解题。深入推进“两个覆盖”,大力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凝聚新就业群体红色力量。

婺城区发挥党建联建优势,围绕辖区内三条重点产业链,组建15个专属服务小组与企业结对,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东阳市依托“三级书记”领办党建项目、整治立规等制度抓手,让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经济建设、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武义县在巩固拓展“后陈经验”中,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系统推进村务监督工作,增强党组织对基层各项工作的掌控力,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样本……

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群众的“主心骨”,党员干部成为推动发展的“领头雁”,一件件急难愁盼随之解决,一项项惠民实事纷纷落地。

打出“组合拳”多元化解促和谐

把各类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在源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近年来,我市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奏响社会和谐曲。

一体推进平安法治建设——

扎实推进法治金华建设。以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总抓手,深入开展乡镇(街道)法治化综合改革等行动,加速构建立体化法治服务体系,创建24个国家级、587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为高质量赶超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一流法治保障。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金华。深入开展“夯基扎网清患守护八婺安澜”攻坚行动,持续深化“2+4+N”小切口项目,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连续19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市”,多维度织密平安网络。

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

“一中心”让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迭代升级,统筹纪委监委、法院、检察院、公安、信访等法治力量整合入驻,引入“三官一师”、行业专家等专业调解团队,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今年二季度,全市综治中心矛盾前端化解率居全省前列,新收民商事案件环比下降近30%,矛盾纠纷化解率提高至99.7%

如在浙江师范大学周边,因语言文化差异导致涉留学生纠纷时有发生。该校综治中心吸纳包括高校、街道、民警、留学生志愿者在内的调解力量,为化解矛盾提供关键协助,校地联动破解高校综治工作“单打独斗”的困境。

“一条线”让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12345(8890)政务便民服务热线在金华家喻户晓,已运行近12年,日均话务量达1.5万个。

一条热线牵出群众冷暖,考验干部作风。我市围绕群众关切,大力弘扬和践行“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经验,持续畅通民意收集反映渠道,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迭代升级“源头治理、递进负责、逐级兜底”调处化解模式,以“民呼我为”实际行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一张网”让事项办理联动高效。我市正迭代提升“141”基层治理体系,加强数字化治理平台建设,不断增强数字赋能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今年,义乌市在各乡镇(街道)打造情感驿站,依托智治平台,将搜集到的前端信息推送给多部门,联动跟踪化解多起情感类、家暴类警情,成功预防5起因情感纠纷引发的易民转刑案件。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通过共享治理线索,办理支持起诉案件40件,法院已采纳38件,为矛盾多元化解提供重要支撑。

画好“同心圆”德治润心树新风

基层治理不是“独角戏”,必须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

广泛汇聚民智——

去年,“后陈经验”发源地武义县再次创新村级治理方式,推广“邻舍家”议事协商机制。在村干部组织下,村民们如同聊家常一样定期凑在一起,当面反映问题、表达意见。

像这样党委领导、群众参与的基层议事机制,正在金华各地落地。在婺城区,“睦邻话”民主议事品牌走进老旧小区、鹿女湖畔,让群众从基层治理“旁观者”到“参与者”。在兰溪市,民主议事场景延伸到古村祠堂、楼栋院落,并依托“每月听治理”机制联动闭环处置群众诉求。

多方协同共治——

“充电桩数量不够怎么办”“休息站应该多放点应急物品”……日前,在金东区多湖街道万江社区的“骑乐融融”议事厅,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热火朝天地讨论“骑手友好单元”建设方案。

聚焦新就业群体,一方面,我市深化落实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20项举措,开展“小哥”友好服务月活动,打造了1100余个红色驿站、工会驿站、暖“蜂”驿站,不断浓厚全社会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氛围;另一方面,健全闭环机制,鼓励他们充分发挥“移动探头”作用,及时上报基层问题,收集反映居民诉求,争当基层治理生力军。

又如针对小区业委会财务不透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永康市引导业主大会委托银行等第三方机构,专业化解决小区项目招标不透明等问题,通过党建引领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同共治,推动百姓心头事“在阳光下运行”。

浸润文明新风——

深化“德耀八婺”品牌建设,培育向善向上的民风社风;常态化开展好人好事正能量宣传,今年累计推评金华好人41例,入选浙江好人8例、中国好人2例;迭代“好家风信用贷”,让良好信用可以转化为“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