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并重
武义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本报消息(记者 吴晓 通讯员 陈文侃)记者昨在武义县新宅镇的菊溪河道治理工程项目李村段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忙着对河道一侧进行杂草清理、加装护脚和生态砌块等工作。现场施工紧张有序,挖掘机、运输车等大型设备大显身手、轮番作业。在该项目新宅村段,这里新增了桥梁、液压翻板坝、亲水平台等,溪边的菊溪公园也已经初步成形,工人们正在铺设水泥路和安装石凳,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
小安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是2024年全市唯一入选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项目的工程。该工程涉及武义县、丽水莲都区两地,其中武义境内项目为菊溪和阳坑至金岭溪段,治理河长为6.6千米,总投资3126.9万元。该项目完工后,将进一步改善两岸的行洪能力和灌溉能力,优化水环境生态系统,助力乡村振兴,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目前总体的施工进度达到总工程量的90%左右,预计今年9月完工。”该县国水公司项目负责人戴利君告诉记者。
近年来,武义县围绕“人水和谐”的目标,依据县域内河流的分布、功能及生态现状,制定全面且具有前瞻性的幸福河湖建设规划。全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通过河道治理,切实改善河道生态功能,不断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品质。坚持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并重,已成为该县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普遍做法。在熟溪街道双坑溪流域上南湖村的绿道,溪水清澈,亲水平台与生态护岸相连成景,并与沿岸农家乐等设施相互融合。去年以来,该流域实施小流域生态治理,打造生态缓冲带,深化产业融合,不断满足居民亲水需求、提升人居环境。
“在双坑溪治理工程中,我们紧密结合农文旅融合,统筹串联南湖农庄等村庄特色和重点项目,着力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和水岸环境提升,有效带动乡村和流域周边产业经济发展。”武义县水务局河道堤防管理所副所长周洋勇告诉记者。
据了解,武义县今年计划完成9个全域幸福河湖工程水利项目。在河道治理实际工作中,该县水务局高度注重科学规划,通过水环境治理,提升河道的行洪能力和水质状况,积极推进河湖生态修复,聚焦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水利工程与乡村旅游、农业产业深度结合,进一步拓展幸福河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下一步,武义水利部门将统筹幸福河湖国债、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EOD等系列项目,全力加快工程进度,努力打造全域幸福河湖,建设武义幸福河湖样板。”该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