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销量超过540万斤
武义新宅引进新设备助力毛豆产业发展
记者 巩长青
眼下毛豆采摘迎来收尾期。今年,武义县新宅镇毛豆种植规模超4000亩,亩产1200~1500斤。近期,每天约有30万斤毛豆从这里发往上海、江苏、安徽、福建以及省内的宁波、杭州等地,总销量超过540万斤。
新宅镇海拔400米以上,独特的高山气候与优质水源,造就了新宅高山蔬菜的美名,尤其是当地的毛豆,颗粒饱满、色泽鲜亮。
“割稻机、插秧机等大型设备在山地里很难施展开,加上人工成本较高,所以村民在粮食种植上,大多选择毛豆。”新宅镇农办主任何威羚告诉记者。
为了让毛豆产生更多效益,大莱村今年引进毛豆清洗机,新宅镇农事服务中心引进毛豆脱梗机。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当地毛豆的产量与效益均有明显提升。
在后林畈村的毛豆地里,村民高航宇用镰刀割下毛豆植株,放入毛豆脱梗机。机器一边“吞”进豆株,一边“吐”出豆荚,还能同步去除不需要的豆叶与豆梗,效率大幅提升。
“以前是一边割毛豆,一边用手摘豆荚,处理一亩地,全家齐上阵,至少要忙活两三天。有了这台机器,一小时就能把一亩地的毛豆全部处理干净。”高航宇说,今年后林畈村种植近300亩毛豆,他家有10余亩,为提高效率,他到镇农事服务中心申请使用脱梗机。
为了让毛豆卖相更好,提高附加值,今年大莱村引进毛豆自动化清洗设备。凌晨3点半,毛豆清洗机就开始运转,冷藏运输车也早早等在门外。该村党支部书记李荣介绍,这台设备能完成风吹筛选、滚筒清洗、冷藏装车的全过程,不仅解决了外表沾泥土卖相不佳问题,更解决了毛豆储存、运输难题,因为清洗后的毛豆可以实现快速降温,为后续冷藏运输提供便利。
“效率高、品质稳,客户都愿意订购我们的毛豆,卖到宁波、上海,每斤价格高出1元。”李荣表示,通过新设备处理毛豆,整个过程只需8个人工,一小时就能处理5000公斤。单是大莱村一个毛豆收购点,一天就能卖出3万公斤。
“新宅毛豆品质好、味道甜,旺季我一天收10万斤。”来自宁波慈溪的收购商裘建波说,他在新宅收购毛豆已近20年,现在有了这些新设备助力,新宅镇毛豆产业还能进一步发展。
“现在毛豆均价每斤3元左右,我一天就能收入3000元。”上少妃村村民陈佐跃告诉记者,今年他种了6亩毛豆,总产量约1万斤。
在新宅镇党委委员蓝增建看来,引进设备不仅能应对劳动力不足问题,更能提升整个毛豆产业的效益。近年来,针对毛豆产量逐年增加的情况,该镇采取多项举措,一方面稳住传统的批发与零售合作渠道,另一方面与乡镇年轻人合作开展电商直播,扩大新宅高山毛豆的美誉度,争取把毛豆卖到更远的地方。该镇还主动与科研机构合作,培育毛豆新品种,持续增强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