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8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财经民生

从满足需求到创造共鸣

□ 徐莹

近来,“日咖夜酒”复合业态在金华变幻出丰富场景,新潮的装修设计、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不少中青年消费者。这些酒咖的经营理念和模式,不乏对一线城市成功品牌的学习借鉴。笔者日前探访上海朵云书院与“跳海”酒馆,从中更清晰地看到酒咖业态背后的消费路径:以社群驱动场景,以情绪价值锚定需求,以“反向开店”逻辑实现高效扩张。

朵云书院构建了云端之上的独特体验。它地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52层,可免费预约入场。想登上观景台饱览日落与璀璨夜景,只需消费一杯40元左右的咖啡或甜品。相较于上海之巅268元的参观套票,性价比不言而喻。黄浦江的壮阔景观与书籍、文创产品巧妙融合,精准满足顾客需求,已成为外地游客打卡上海的高频选项。

长宁路上的“跳海”酒馆则凭借社群先行实现良性生长,常年稳居区域酒吧热门榜前列。其破局之道在于颠覆传统“先开店,再聚客”的惯性思维。运营者前期在全国精心培育了200多个高活跃度线上社群,积累沉淀潜在客群,待用户基础稳固后,才落地实体门店。“由虚入实”的经营策略,锁定了初期客源,有效降低了开店风险。

两家店塑造的场景通过售卖松弛感与归属感,将消费者转化为品牌共建者。朵云书院菜单极简,仅提供几款40元左右的常规饮品;“跳海”酒馆则摒弃奢华装修与顶级酒单,以粗犷工业风,营造出朋友家客厅般的松弛氛围,更通过各种活动邀请用户深度参与内容共创。

这种模式精准击中了当代中青年对真实社交与情感认同的需求,提供了低成本、低压力、高包容度的“第三空间”,其本质并非单纯售卖咖啡或酒精。当线下空间蜕变为一个不断更新的社交平台,不仅带动了消费频次,更使自身品牌升华为一种文化符号,完成了从消费场所到社交载体的关键跃迁。

观察上述消费场所可以发现,其商业逻辑正在从“功能供给”转向“场景运营”,从“满足需求”升级为“创造共鸣”。能否跳出传统行业思维,以内容、社群和情感为支点重新定义空间价值,或将成为实体商业创新破局的关键,值得我市酒咖等消费领域经营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