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8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乡村振兴

精细治理规范 助力商圈繁荣

义乌宾王商贸区绘就共富新图景

钱旭升 文/摄

夜幕降临,义乌市稠城街道宾王商贸区的霓虹灯渐次亮起,各国风情餐厅、咖啡厅的灯光交织闪烁,不同语言的交谈声此起彼伏,勾勒出这片商业地标的繁华轮廓。作为兼具“洋气、土气、烟火气”的义乌商业活力窗口,宾王商贸区正以一场精准高效的治理行动破解发展瓶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宾王商贸区地处义乌市稠城街道核心地段,每日客流量超3万人次,高峰期可达4万至5万人次,日均车流量3000台,每天18时至22时更是交通与经营的双重高峰。今年4月,义乌入选入境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县(市、区)试点,外商涌入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让商圈交通拥堵、停车难、经营秩序不规范等“痛点”愈发凸显,成为制约文旅融合与商业升级的障碍。为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稠城街道摸清问题、把脉问诊,联合多部门打响商圈治理“组合拳”。

治理以交通秩序优化为突破口。稠城街道联合城投集团、市场集团、商城集团及派出所、执法大队、交警中队等组建专项工作专班,同步成立由宾王社区工作者、执法人员、志愿者构成的“助商小组”,形成“服务+监管”双重合力。每晚18时至22时高峰时段,结合“大巡防、大排查、大整治、大化解”行动,工作组开展联合巡查,精准整治三大乱象:交通疏导上,通过现场劝导、电话通知等方式清理占道停车,保障道路畅通;经营规范上,划定外摆黄线明确“门前1米至2米”标准,按“严控区、疏导区、包容监管区”实施分级管理;单车治理上,对接运维企业实时监测流量,及时调度清理乱停车辆。

9月起,治理举措进一步升级,向长效化、精细化推进。一方面强化硬件支撑:全面排查清理“僵尸车”,优化停车引导标识,拟定立体停车设施规划方案;完善公交信号优先系统,推进215路商圈主题观光双层巴士筹备;针对商贸区“四纵四横”8条12米宽内部道路无明显主次、方向不规整的特点,启动标识指引系统专项设计。另一方面优化路网设计:9月19日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对宾王商贸区四街(稠州北路至宾王商贸区七街段)实施机动车全时段东向西单向通行,稠州北路251弄内环道实施机动车全时段逆时针单向通行,实验幼儿园外侧环道实施机动车全时段逆时针单向通行,化工路321巷南北通道实施机动车全时段北往南单向通行,非机动车保持双向通行。

“以前怕超线被处罚,现在有了明确规则,经营更有底气。”不少商户的心声道出了治理的温度。稠城街道始终坚守“服务为先”理念,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会等倾听经营户和当地居民诉求,精准匹配服务举措:停车位供给上,梳理现有资源并深挖潜力,借力城投集团和商城集团分别改造提升化工路停车场、宾王停车场等区域,实现空余位置“应划尽划”,谋求解决车位不足难题。同时,对三挺路夜市两端步行道进行改造提升,划定过境车优先通行道,设立出租车即停即走区域,优化畅通主干道,方便游客;经营支持上,“助商小组”上门讲解外摆政策、安全规范,以个性化服务替代简单管控。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细化治理,商圈核心区高峰时段通行顺畅,通行效能大幅提升,停车“一位难求”的困境得到初步缓解,夜市周边主次干道流动摊点占道经营聚集等乱象基本规范,共享(电)单车停放井然有序。“现在外摆整齐规范,晚上坐在外面喝咖啡很惬意。”居民的好评印证着治理的价值——城市秩序与商业繁荣实现双向提升。

“为巩固治理成果,街道正推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计划通过商户志愿者、组建夜间中队等方式,努力营造‘我为大家守一天,大家为我守一年’的良好氛围,实现规范管理常态化。”稠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擦亮了宾王商贸区的商业名片,更夯实了义乌入境旅游试点的服务基础,为文旅产业发展、城市繁荣与经济增长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