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 建筑业”应用场景全覆盖
本报消息(记者 钟盈盈)9月26日,全省智能建造暨“人工智能+建筑业”现场会在金华举行,总结智能建造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探讨建筑业智能化发展新路径,加快推动我市“人工智能+建筑业”应用场景全覆盖。副市长李斌峰参加。
近年来,我市以“人工智能+建筑业”为主攻方向,在智能建造领域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辨识度的实践成果。去年,我市共有8个项目入选省智能建造试点,中天建设集团等企业入选省智能建造试点企业,“塔式起重机远程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3个应用入选浙江省“人工智能+建筑业”创新应用案例;在2025年出台的《金华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认定办法》指引下,全市已征集试点项目211个。在技术应用方面,努力构建“集群应用”发展格局。如金华市第五医院迁建项目,地面整平机器人日作业量达270平方米,精度控制在毫米级,喷涂机器人实现360度无死角施工,实测实量机器人将检测效率提升3倍;又如,杭温高铁横店站站房项目,通过BIM技术全程建模和32组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将145米跨度的钢结构屋盖毫米级精准就位。另外,在产业生态方面,我市开设BIM建模、智能设备操作等专业方向,累计培养技能人才超千人,“浙里建”平台实现2600余个在建项目数字化监管全覆盖。
会议指出,要实现建筑业现代化转型,离不开智能技术的加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更要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我市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地市先进经验,重点推进培育优质企业、打造人才高地、构建技术联盟三项工作,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建筑业”应用场景,全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