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银发消费”需系统发力
□胡新民
10月迎来第一个全国“养老服务消费促进月”,旨在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银发消费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但激发银发消费活力,需要从能力、意愿、环境、供给四个维度系统发力。
提升消费能力是促进银发消费的根本,让老年人“有钱花”“敢花钱”。要在稳定收入预期、拓展财产性收入等方面着力。完善与物价、工资挂钩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支持养老信托等金融创新,把“静态资产”变为“动态现金流”。
增强消费意愿是促进银发消费的关键环节,就是让老年人“愿花钱”“乐花钱”。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实现“保险替储蓄”。对低保、失能老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券”,定向用于医疗、康复、文旅等场景,既兜底又引流。引导转变消费观念,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打消消费疑虑。
优化消费环境是促进银发消费的有效动力,让老年人“易花钱”“畅花钱”。把“老年友好”纳入城市有机更新标准,鼓励电商平台上线“老年模式”,降低操作门槛。市场监管部门建立“老年消费投诉绿色通道”,社区设立“银发消费维权站”,律师、志愿者提供咨询、代理、调解“一站式”服务。汇聚老年消费投诉、产品评价、服务满意度大数据,倒逼企业改善服务生态。
丰富供给场景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让老年人“有得花”“花得值”。开发品质旅居、兴趣教育培训、助餐、助浴、助行、居家护理、适老化改造等。推广“医疗+旅游”“金融+养老”“地产+护理”跨界产品。
老年消费不是“一次性红利”,而是长周期风口,要让老年人从有钱“不敢花、不会花”转向“愿意花、舍得花”,真正释放银发经济在扩大内需中的“压舱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