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11版:深读

44年,永康这位摄影师只拍“小人物”

孙东拍摄于永康前仓镇汽车站的老照片

孙东作品《友好》

女子手中捧着孙东当年在永康聋哑学校拍摄的照片

记者 杨霄

在永康,一代又一代摄影人用镜头记录时代,留下无数珍贵且意义非凡的影像。其中,出生于1954年的永康摄影师孙东,拍照片已有44年。如今他已年过七旬,依然挎着相机走村串巷。言谈间,孙东神采飞扬,充满活力,从中能真切感受到他对摄影那份炽热且深沉的爱。

“第一个一等奖,女儿在喂小白兔”

20世纪80年代,孙东在永康阀门厂上班,省吃俭用攒下一笔钱,前往金华市区购置了一台胶卷相机。相机到手后,孙东就一头扎进书本里,靠着自学一点点摸索拍摄技巧。

在那个年代,相机无疑是一件稀罕且珍贵的物件。孙东偶然听闻,永康方岩景区每逢周末游人如织,不少摄影师挎着相机在那儿招揽生意,一张照片收费7角。一到周末,孙东便背上那台珍贵的相机,到方岩景区为游人拍照。一张一张,用光影定格笑脸,也用这份收入,一点点地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拍好之后,把照片冲洗出来,再一张张装进信封,按照游客留下的地址给他们邮寄过去。”

那台相机也成了他记录女儿成长的最初方式。“瞧,这张照片的主角是我女儿,画面是她在喂小白兔。”1986年,由《中国养兔杂志》编辑部、中国摄影家协会浙江分会联合举办的“迎兔年家兔摄影作品大奖赛”在杭州揭晓。孙东创作的作品《友好》,凭借独特的视角与生动的呈现,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本次大奖赛一等奖。

1987年,永康阀门厂举办了职工个人影展。孙东的25幅摄影作品首次在厂内亮相,其中既有《友好》,也有在《摄影世界》月赛中斩获奖项的佳作《追求》等摄影作品。1989年,孙东拍摄的《单一的买卖》入选第十五届全国影展,这是当时永康摄影人在全国专业影展中首次获得入选资格。

那个时代一方生活的真实切片

每当谈及自己过往拍摄的作品,孙东总是谦逊地说,他用镜头捕捉的大多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很多人问我,你拍这些普通老百姓,有什么用?”然而,这恰恰是照片所蕴含的时光力量——它们见证着永康不同时代的沧桑变迁,也默默记录着几代永康人一路走来的印记。

孙东最初的拍摄手法主要是大家所说的摆拍。他会先在脑海里构思好一个拍摄场景,接着专门跑到与之匹配的地方去完成拍摄。直到后来,他结识了纪实摄影界的代表人物谢光辉。

当时,谢光辉仔细看过孙东那些自认为完美的摄影作品,随后摇了摇头,毫不含糊地说:“这些照片,一张都不合格。”孙东一听,心里顿时涌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直接追问道:“为什么啊?”谢光辉语重心长地建议孙东,别去当照片的“导演”,而是走上街头,用镜头捕捉那些最自然、最真实的画面,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终会收获令人满意的成果。

一席话令孙东茅塞顿开,他转变创作思路,更新拍摄器材,重新出发。那时候,孙东天天背着相机,骑着自行车穿梭于街头巷尾。他的妻子不禁有些疑惑,曾打趣道:“你一顿要吃一斤饭,怎么那么能吃?”“因为我这也是‘重体力’活。”他笑着答道。

孙东向记者展示了一组老照片,画面定格在永康前仓镇汽车站。当时,这里是往返金华温州长途大巴的重要中转站。每当车辆在此暂歇,周边村民便纷纷挎着篮子迎上前去。他们手中托着刚削好皮或切成段的甘蔗,热气腾腾的茶叶蛋,站在车窗外,一声声吆喝随之响起:“鸡蛋要不要?甘蔗要不要?”

为了完成这组照片的拍摄,孙东从永康城区一路骑行至前仓镇。一来一回,需花费三个多小时。孙东半开玩笑地说,自己前前后后去那里蹲守了三次,只逮到一次拍摄机会,而且真正能用于拍摄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10分钟。诸如此类的珍贵瞬间被孙东的镜头悄然留存,成为那个时代一方生活的真实切片。

“我在一次次寻找照片中的人”

“现在我还是喜欢到乡村一线去拍照片,这早已成为我的生活习惯。”退休之后,孙东把镜头对准一群在永康乡村生活的江西外来务工人员,持续跟拍记录下他们的生活点滴。

除此之外,孙东还做着一件更有意义的事——背着大大的摄影包,带着他那些承载着岁月分量的老照片,驾驶小轿车,一次次重返当年的拍摄地。他说:“我在寻找照片中的人,倾听岁月背后的故事。”

上世纪90年代,适逢农历正月初三,在永康江南街道下楼村,孙东抓拍到一个温馨场景:一名永康媳妇踩着改装过的三轮车,车上载着五个孩子,前往武义娘家拜年。时光流转,前些年孙东再度来到该拍摄地,意外遇到了这名永康媳妇,她告诉孙东,如今五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还都购置了汽车,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孙东拍摄的十几万张照片里,有一组让他印象格外深刻——那是几十年前在永康聋哑学校拍摄的40多名听障学生。孙东回忆,五年前,他把那些老照片冲洗出来后,先联系上了一名居住在永康的学生。随后发生的事,令孙东又意外又惊喜:其他分散在五湖四海的学生,竟纷纷赶到孙东家中。尽管他们无法用言语诉说内心的感激与喜悦,但从热情洋溢的肢体动作中,孙东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是在感谢自己当年留下的这些珍贵记录。

孙东有些心里话,想对年轻的摄影爱好者们说:真正的摄影,是一种思想的行走,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对话。请相信,所有持之以恒的记录,都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沉淀出它独有的价值,成为时光最深刻的注脚。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