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财经民生

兰溪女埠垷坦古村以非遗为笔绘就新画卷

王卫英 姚振飞/文 范湃青/摄

10月8日,兰溪市女埠街道垷坦古村处处涌动着热烈的节日气息:村文化广场上彩旗猎猎,颂莲大鼓队的队员们身着色彩鲜明的传统服饰,双手紧握鼓槌奋力擂鼓,浑厚铿锵的鼓点穿透街巷,瞬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激昂的鼓声中,一支由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留学生与教师组成的研学团队缓缓走来,脚步轻快地踏入村内的非遗馆,一场充满惊喜的非遗探索之旅就此开启。

在讲解员细致引导下,留学生们的目光被馆内展品牢牢吸引:銮驾上的鎏金纹饰精巧繁复,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极致匠心;泥塑作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木雕展品纹理细腻,花鸟、山水在木头上绽放出别样生机。留学生们不时发出惊叹,指尖轻轻拂过展柜玻璃,眼中满是对这些“东方魔法”的好奇与向往。

在泥塑体验区,留学生们纷纷拿起柔软的陶泥,在非遗传承人的耐心指导下,笨拙却认真地揉捏、塑形。中外文化的差异与共鸣,在指尖与陶泥的碰撞中悄然交融,也让非遗传承有了更鲜活的国际表达。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垷坦村承载着1200余年的历史积淀。这里不仅有山水环绕的秀丽风光,更珍藏着銮驾、泥塑、木雕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项技艺都像一颗历经岁月打磨的珍珠,串联起古村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2025年9月,在金华市文化特派员陈栋的助力下,村里耗时数月挖掘非遗资源、精心打造的非遗馆正式完工。这座展馆不仅为这些“活态文化”搭建起传承与展示的新平台,更成为国庆、中秋期间文化活动的核心阵地,为八方来客打开了一扇了解垷坦的文化之窗。

非遗馆的热闹尚未褪去,文化广场的市集早已人声鼎沸。当日上午7时30分,“诗意隐居地”非遗市集便准时开市。泥塑、面塑、土索面、糖画、粮食砌、老街凤凰蛋、午塘布鞋等非遗项目悉数亮相,宛如一场“非遗嘉年华”。摊位前,面塑艺人指尖翻飞,转眼便捏出栩栩如生的生肖形象;糖画师傅手持铜勺,以糖为墨在石板上绘制出晶莹剔透的花鸟;土索面摊位前,非遗师傅现场展示手工制面技艺,雪白的面条悬挂晾晒,成为市集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村民与游客穿梭其间,欢声笑语中,非遗文化以更鲜活、更亲民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

18时40分,“庆国庆・品民俗”送戏下乡活动准时开始。伴随着《闹花台》欢快激昂的旋律,演出正式拉开序幕。《雨花台的风筝》《扈家庄》《挂画》等一幕幕精彩剧目轮番登场,演员们字正腔圆的唱腔、惟妙惟肖的神态,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与喝彩。最后登场的《兰江火种》,则以兰溪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童玉堂的革命故事为蓝本,通过跌宕起伏的剧情、饱含深情的表演,带领观众重温那段烽火岁月,让大家在艺术熏陶中深刻感受红色力量。

“在国庆、中秋节举办这样的活动,村民反响非常好!”垷坦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童小军满脸笑意地说,国庆期间系列活动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大家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精彩的文化大餐,也让非遗文化“活”了起来,提高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接下来村里会以此为契机开展中小学生非遗研学活动,让更多人走进垷坦、了解非遗,爱上这座千年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