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长假农家乐“一房难求”
磐安仁川文旅消费热力足
本报消息(记者 陈冰冰 通讯员 施敏娇)“凌晨5点的青梅尖挤满看日出的游客,盘山公路车龙绵延两公里,农家乐土菜得提前3天预订。”这个国庆中秋假期,磐安县仁川镇天山村民宿业主陈德军的感慨,道出了这座浙中山区小镇文旅市场的火爆盛况。依托“红色旅游地、绿色康养源”的独特定位,仁川镇凭借“一红一绿”融合发展模式,不仅迎来农家乐“一房难求”的消费高峰,更以多元业态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成为国庆中秋假期文旅市场的亮眼样本。
近年来,仁川镇的文旅发展始于对生态资源的精细盘活。通过统筹整合天山、天马、天龙、青梅四个行政村组建“天网片”,该镇以“微改精提”行动为抓手,将百杖潭、青梅尖、天山乌阴潭、天马茶园等散落的特色景点“串珠成链”,打造出一条特色绿色旅游线路。在此基础上,康养旅居产业加速崛起,近期新开业的润川茶咖·耐养森活奶茶店,精准契合游客“悦己+养生”需求,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多次“爆单”,成为网红打卡点。
为进一步丰富体验场景,仁川镇还不断强化青梅尖“1314,以爱为营”品牌影响力,同步推进青梅尖开发建设,精心打造星空露营基地。如今,从奶茶店的醇香到露营地的星光,从茶园风光到瀑布景观,“天网片”已构建起“观光+体验+消费”的全域旅游闭环,既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山水之美,也为片区文旅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除了秀美的自然风光,仁川镇的红色底蕴同样吸引着众多游客。长假期间,不少家庭、研学团队走进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杨氏宗祠、四知堂等红色遗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聆听革命故事、感悟红色精神。“带孩子来接受红色教育,看看先辈奋斗过的地方,再亲近自然,这样的旅行既有意义又充实。”来自金华市区的游客王先生道出了仁川镇“红色+绿色”文旅融合的魅力。
红绿双引擎的强劲发力,直接推动仁川镇农家乐市场“火出圈”。据统计,该镇现有农家乐和民宿近130家,国庆前一周便基本预订一空。在天山村云顶苗山农家乐,业主羊月姣每天要接待200多名客人,土鸡汤、笋干烧肉等家常菜供不应求,连自家腌的咸菜都卖断货。为保障食材新鲜,她从周边农户手中收购新鲜蔬菜和土鸡蛋,每天凌晨3点开始准备食材。整个天山村民宿集聚区更是人气爆棚,长假期间入住率连续7天保持100%。
文旅热度的持续攀升,也为仁川镇特色产业发展打开了新空间。作为磐安油茶主产区、省内闻名的“油茶之乡”,仁川镇现有油茶基地超3万亩,其中浙江红花油茶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规模居全省首位。长假期间,不少游客在游玩之余,对油茶种植、生产过程产生浓厚兴趣,频频向村民询问相关知识,期待体验采摘、榨油流程。瞄准这一需求,仁川镇正规划以油茶为核心深化农旅融合,通过举办“油茶采摘节”、开发“油茶+研学”项目等模式,挖掘油茶多元价值,推动农工旅深度融合。
面对持续升温的文旅市场,仁川镇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将深耕‘一红一绿’发展定位,以‘文旅+产业’双轮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该镇党委书记朱培滨说。在文旅领域,仁川镇将围绕核心景区升级、红色资源整合、农家乐服务提升三大重点,进一步优化游客体验;在产业层面,将依托现有油茶产业基础,深化农旅融合,推动生态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如今,随着交通路网不断完善、文旅业态持续丰富,这座藏在浙中深山的小镇,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八方游客,在“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乡村振兴的精彩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