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提档升级 专项检查 多方监管

金东全链条守护校园餐饮安全

本报消息(通讯员 徐盼 方柯)10月13日清晨6时30分,天尚未大亮,金东区鞋塘中心小学食堂后厨却已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正忙着清点当日菜品,校长郑跃飞在一旁检查整个过程。

“今年暑假,学校餐厅进行了全面改造,范围包括加工区、烹饪间、蒸饭区、备餐间、消毒房、清洗间及师生餐厅,总改造面积达490平方米,投入资金100余万元。”郑跃飞说,改造后的食堂功能划分清晰,校园餐饮环境有了质的提升。

今年以来,金东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多措并举推进校园餐饮服务提质增效。“我们紧扣省级民生实事项目要求,投入共计270余万元,重点对鞋塘中心小学、傅村镇初级中学、鞋塘初级中学、澧浦镇初级中学、金义第二小学、岭下镇中心小学、赤松中心小学等7所学校食堂开展提档升级,夯实校园食品安全基础。”金东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该区常态化进行膳食经费专项检查,明确各公办中小学不得从学生伙食费中开支低值易耗品费用,确保每一分伙食费都用在学生餐盘里。如今,在金东的校园里,“每一份食材可追溯、每一个环节有监督、每一笔经费明去向”已成为常态。

曹剑峰是金东区第二实验小学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成员,这些天他都早早来到学校,和轮值老师一起检查校园食品安全。“早上验菜环节我们会非常较真,像蔬菜要检查是否足称达标,然后打开查看是否新鲜无腐烂。冷冻类菜品我们会从整箱中间抽一包出来,仔细核对生产日期,还要打开闻闻有没有异味。”曹剑峰说,大家对于食材验收每一处都透着“斤斤计较”的严谨,除了验收食材,家长代表还会在中午与孩子们一同就餐。

这是该校今年创新推出的“家校协同、全程溯源”校园餐验菜工作机制,专门组建“教师轮值+家委固定骨干”的双重验菜队伍,验菜结束后,需经2名教师、4名家长代表共同签字确认,流程严格遵循“一看、二摸、三闻、四称”原则。“为了守住品质关口、筑牢安全防线,每一份进入校园的食材都需‘有据可查、有源可溯’。”金东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庄晓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