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全民阅读时间

这些好书 图书馆人都被“种草”

记者 潘慧

10月21日至22日,一场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学术交流活动在金华举行,图书馆人、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学者与科技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围绕“AI时代,公共图书馆如何让青少年‘爱’上阅读,构建分级阅读新生态”,探讨数据与智能如何为阅读和教育注入新活力。

本次学术交流由浙江省图书馆学会主办,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届学术委员会未成年人服务专业组、金华市图书馆承办。

此次活动中,不少好书被全省的阅读推广人力推,参会的图书馆人也被“种草”。据悉,这些好书很快将出现在金华市图书馆的书架上。来看看这些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书。

童话作家汤汤:

《一只倒霉的羊》(一二年级)

《战地厨子和半个小兵》(五六年级)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只倒霉的羊》讲述了一只倒霉羊经历一连串的倒霉事,但每一件倒霉事其实都伴随着新的机遇和成长。有段时间,我心情不太好的时候,看到这本书就像救命书一样,当我觉得自己怎么那么倒霉时,转念一想,一定是老天用它的方式保护了我。

需要让孩子去了解战争吗?我的回答是需要的。《战地厨子和半个小兵》就是一本关于战争的书,它把战争的荒谬和无意义解构得体无完肤。书中的语言很亲切、很简单,但读起来能感到心疼,让人反思。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孩子理解生命、理解世界,从而更好地去过自己的人生。

浙江师范大学副研究员胡丽娜:

《一个男孩》(一年级)

《普通的书》(二年级)

《一个男孩》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洞洞书,翻页的时候把前面一个单词盖住,生成一个新的单词,不仅巧妙地帮孩子认知数字和英语单词,而且在画面之外,有更多想象。阅读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于孩子的互动参与性。

《普通的书》看似普通却如此有创意,它用简单的四块小纸板,演变成各种形状,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关联起来,引发孩子的观察和思考。翻到最后一页,还会轻轻地戳你一下,告诉你书本里的拼贴材料都来自图书馆里很久无人借阅的书,它们统统被当作废纸处理,却被作者赋予新生命。

金华市图书馆理事徐静静:

《苏东坡传》(初中)

《时间简史》(初中)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一部优秀的文人传记,以细腻笔触勾勒出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一生。它将东坡的诗文、仕途与生活融合,既展现其政治抱负与挫折,更凸显其在困境中对美食、文学、生活之爱的坚守,让东坡先生这一无数人喜爱的有趣灵魂跃然纸上,读来温暖且有力量。

《时间简史》是霍金写给大众的宇宙科普经典,用通俗语言拆解黑洞、时空弯曲、相对论等复杂概念。它避开高深公式,从宇宙起源讲到时空未来,既解答“宇宙如何诞生”“时间是否有开端”等终极问题,又展现科学探索的浪漫,让普通人也能触摸浩瀚宇宙的核心奥秘。

杭州图书馆副馆长王卓佳:

《寻梦环游大自然》(一二年级)

《万物有信书系》(一二年级)

《寻梦环游大自然》以渡鸦与鹦鹉探索“理想家园”的奇幻冒险为主线,通过动物视角展现沙漠、雨林等生态环境,刻画两位主角在逆境中互助前行的经历。

另一个重点推荐的是鲍尔吉·原野著的《万物有信书系》,一套三本,以书信体散文形式,让喜鹊、麦穗鱼等小生物、小物件“写信”,展现自然的辽阔与细微,语言澄明通透,兼具哲理与童趣。

更多好书:《狐狸,半蹲半走》《一千个太阳》

温州市图书馆阅读推广部副主任李词:

《童年的味道》(二三年级)

《冰箱里飞出来的诺贝尔奖》(四五年级)

《童年的味道》以童年的视角,为青少年读者串联起一道道可口的美味,充满浓郁的亲情,也是温州市图书馆2025年“蝶儿飞”阅读漂流项目中参与者记录最多的书。

《冰箱里飞出来的诺贝尔奖》系列一套共三本,分为物理卷、化学卷、生理学或医学卷,带领孩子们走进历届诺贝尔奖,了解背后的科学知识,亲历科学发明现场,有趣有温度。

玉环市图书馆馆长王琴:

《狼王洛波》(五六年级)

《换挡人生》(五六年级)

《狼王洛波》选自加拿大作家E.T.西顿的经典动物小说。作品以纪实笔法描绘了狼王的智慧、勇气与情感羁绊,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生命尊严与自然法则的力量。《换挡人生》则通过11岁女孩麦西的成长故事,以“换挡”为隐喻,细腻呈现她面对家庭变故时的心理调适过程,引导孩子理解变化、学会坚强与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