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项目争破局 抓投资开新局
永康:工业强市勇挑发展大梁
记者 胡哲南 报道组 谭孝军
在浙江中部,永康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在经济发展的赛道上疾驰。永康市委十五届八次(扩大)全会暨市政府十八届七次全会为这座“世界五金之都”进一步明确了前行方向,尤其是在项目投资领域,立下了破局争先的雄心壮志。
今年以来,永康紧紧围绕省委“132”总体部署,投身金华市委“港”“廊”“链”主战场,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韧劲和决心,锚定“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以项目投资为“金钥匙”,努力开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上半年,永康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飙升至36.5%,全省排名第二,且连续4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建安投资、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也不甘落后,分别以42.5%、55.9%和29.4%的增速,均位列全市前三。
这一组亮眼的数据背后,是永康以项目投资为笔,绘就产业跃升、民生提质、服务增效的壮美画卷,有力地驱动着这座城市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奋勇前进!
做强工业
——投资为笔绘就产业新篇
永康素以五金闻名天下,工业为其立市之基、强市之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五金产业集群,该市审时度势,紧扣时代脉搏,向“新”而进,以创新之笔勾勒产业升级的宏伟蓝图。
在智能化转型与数字化改革的时代浪潮中,永康积极响应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的号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绘制了意向企业、专家服务企业、实施改造企业这三张意义非凡的清单,引领着该市的工业企业迈上转型升级的康庄大道。
如今,永康的工业变革如火如荼。新增的70个“智能制造”技改项目,吹响了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号角。11家企业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和转型成效,成功跻身省智能工厂行列,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标杆和典范。
走进浙江三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来工厂”,一条投资3500余万元建成的自动化生产线格外引人注目。这条生产线就像一个高效的“生产巨人”,每小时可生产80台智能割草机,而所需工人仅6名。与传统产线相比,其效率提升了一倍多,展现了智能制造的强大魅力和无限潜力。
在经济发展的新赛道上,永康快马加鞭,勇往直前。先进电池及储能、航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落地生根,为永康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专项赛在永康的成功举办,更是为这座城市搭建了一个与前沿科技对话的桥梁。酷移、中坚、涛涛等企业敏锐地捕捉到了智能机器人赛道的巨大机遇,果断布局,积极投入研发和生产。6个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项目落地生根,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44.2%,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科技创新是推动工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永康以高标准打造“五金概念验证中心”,为五金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集概念验证、技术转化、产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与此同时,四方集团现代农机装备中试基地、之江协同创新研究院杭州中试基地、中科院物理所储能与电池中试基地也在如火如荼地加快建设。这些中试基地就像一个个创新的“孵化器”,预计年底将惊艳亮相,为永康的工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创新保障。
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合作是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永康积极推进开放枢纽建设,五金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智慧物流园、国际陆港等项目稳步推进,海关监管场所主体完工,为永康的五金产品走向世界搭建了便捷的通道。金华首条直飞杭州的低空巴士开通,如同一条空中纽带,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和交流。海铁联运班列已开行322列,发运标箱数增长38%,为永康的工业产品运输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方式。
浙江交通集团金温铁道公司永康东站,这个浙中地区最大的铁路货场,自2021年投入使用以来,货物吞吐量连年攀升。今年预计可达136万吨,成为永康工业发展的重要物流枢纽,为永康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流保障。
聚焦民生
——城市蝶变铺就幸福底色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永康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每年将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倾注于民生建设,越来越多的市民真切感受到城市发展的温度。
城市更新如火如荼,21个城乡承载能力提升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南苑区块6个地块59幢安置房主体结顶,城市更新投资额高达119.4亿元。走在永康的街头,道路更宽敞了,小区更整洁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处处都散发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让人情不自禁为之赞叹。
“再怎么支持都不为过”,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是永康对教育医疗事业的庄严承诺。“十四五”期间,计划改扩建并投用学校58所、实施重大医疗项目13个,投资达121亿元,是“十三五”投资总和的4倍。如今,医院三甲创建国考排名保持前列,高考特控线上线数增长55.4%,教育医疗事业正蓬勃发展。
文旅项目正在全面提速。围绕“一山一镇两宋双贤”的独特文化脉络,方岩景区、芝英千年古城、老四方文创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正酣,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在永康大地上徐徐展开。
16个文旅项目成功列入国家项目库,这是对永康文旅资源的高度肯定;省重大文旅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11.27%,排名全市第一。每到节假日,方岩景区游人如织,游客们在这里感受着永康的独特历史文化魅力。
优化服务
——创新机制打造投资热土
如何让项目更好地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永康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的理念,打出一套优化投资环境的“组合拳”,为这片投资热土注入新的活力与魅力。
产业平台不断升级,永康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引擎作用日益凸显。在国家林草装备(永康)科创园,汇聚了众多前沿的科研力量,为林草装备产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现代五金产业综合体,恰似一个五金产业的“超级市场”,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各类资源,推动着五金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浙中新能源产业园,则像是一座新能源的“能量宝库”,吸引着新能源领域的优质企业和项目纷至沓来。
这些重大平台加快建设,以其强大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吸引90%以上的新兴产业项目入驻,为永康的经济发展贡献了该市85%以上的规上工业产值增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永康改革提效成效显著,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竣工即交证系列改革稳步推进,项目全链条联审等机制不断健全。如今,新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需10个工作日。
要素保障全力以赴,抢抓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成功争取各类资金49.5亿元,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额度均位列金华前列。用地指标争取到1276亩,增长47%;整治集中连片土地1231亩,出让工业用地1238亩。老长城区块更是创造了“6天100%签约、20天100%腾空”的惊人速度。
勇挑大梁
——乘风破浪续写辉煌篇章
近年来,永康始终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打好破旧立新、扬长补短组合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焕新。永康重点抓好坚持低效更新与产业焕新融合、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坚持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坚持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等4方面工作,深化创新驱动,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近3年,累计整治低效工业用地2.8万亩,招引10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28个;支持龙头企业打造省级“未来工厂”、智能工厂,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为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接下来,永康将坚决扛起工业大县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严格对标对表,紧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以坚定的决心和扎实的行动,深入推进新一轮“五战双强”行动,倾力打造“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为全年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永康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充分发挥外经贸应对指挥部作用,坚持内外贸一体发展。加快五金物流港建设,构建国际营销网络体系,开拓新兴市场,发展跨境电商,不断增强“永康制造”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发展如逆水行舟。永康将砥砺前行,时刻保持紧迫感,牢固树立“没有走在前列就是风险、就是失职”的强烈意识。集中优势兵力,全力攻坚出口、工业、“两重”“两新”、民间投资、消费等重点领域。以破竹之势,争取更多指标进入全省前十、全市前三,以实干、实绩彰显永康的担当与作为。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永康将一体推进13项“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对特色改革成果持续迭代,对“一件事”改革加快探索,总结提炼基层经验并全面推广,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永康,这座浙中工业名城,正意气风发,书写崭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