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5版:新闻三秒区

购买二手车买到事故车怎么办

记者 张海滨

二手车性价比相对较高,部分消费者会优先考虑购买,但不小心买到事故车,该怎么办?近日,在义乌工作的周先生致电市新闻传媒中心热线83186666求助这一问题。

前段时间,周先生花3万元在义乌二手车市场买了一辆面包车。让他想不到的是,卖车时商家说得好好的,买 来后却发现是一辆事故车。由于故障不断,面包车没法上路行驶。周先生想将面包车退还给商家,但商家不同意。

那么,购买到事故车该怎么办?在义乌从事二手车交易十几年的王先生说,现在二手车交易公开透明,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真的买到了事故车,最好先找到证据,证明这是一辆事故车,比如该车辆的维修记录、保险理赔记录等,如果车辆价值较高,还可以委托专业机构检测。有了证据,再找商家协商。如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记者从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从2021年至去年9月,我市两级法院受理涉二手车买卖合同纠纷一审案件331件,其中主张卖方欺诈、要求“退一赔三”的案件逐年增加,造成纠纷的主要原因是信息披露不真实和合同模板不统一。

记者发现,市民购买到事故车,一般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二手车商明知是事故车却故意隐瞒;二是消费者没问,商家便不主动说明车辆的事故记录,导致有的消费者不小心“买”到了事故车。当然,也有消费者为了图便宜购买事故车,不过这种情况二手车商一般会在合同上予以注明。

如果二手车商明知是事故车却故意隐瞒,甚至在合同里造假,就构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里的“欺诈”。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不仅能要回全部购车款,还能额外索赔三倍车款,也就是“退一赔三”。义乌的王先生在购买一辆二手车时,二手车商保证车身骨架无修复记录、车辆未有涉水险记录及发动机损失险记录。后来,王先生意外发现车辆存在违反约定的情况,经过保险公司取证,发现该车辆曾发生交通事故并修复过车身骨架,双方协商不成后王先生向法院提起诉讼。由于二手车商提供货物存在严重质量瑕疵,义乌市人民法院判决二手车商赔偿30万元。

消费者不问,二手车商可以不主动告知车辆的事故记录吗?法律规定,二手车商有义务主动告知“影响购车决策的重要信息”,像泡水、火烧、结构性损伤等情况。但“轻微刮擦补漆”这类不影响安全的小问题,车商不说也不算违规。涉及车辆核心部件或安全性能,比如大梁变形、发动机维修,二手车商有义务告知。

为了避免购买到事故车,消费者应到正规的二手车市场去选购车辆,而且最好找专业人士或者懂车的朋友一起查看车、鉴定车辆状况,比如仔细检查车辆的技术性能状况,包括发动机是否修理过,动力性能如何,有无异响;底盘性能,特别是转向系统有无损伤;车身是否有过碰撞变形(后被修复)现象等。在签订购车合同时,最好签订书面购车合同,并把“车辆是否有事故”“车辆是否有涉水险记录及发动机损失险记录”等写入合同。

目前,周先生已将面包车退还给二手车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