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布体重管理成绩单
1.5万参与者人均减重2.49公斤
本报消息(记者 吴晓)记者昨从我市卫生健康委“体重管理年”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我市居民超重肥胖问题日益凸显。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我市6~17岁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达22.34%,成年人超重肥胖率高达45.64%,其中45~59岁中老年人群占比最高,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市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面对这一健康挑战,我市多措并举推进体重管理工作。全市依托金华市中心医院成立市体重管理指导中心,首批设置56个体重管理门诊,全面推行首诊测身高、体重和腰围制度,同时整合内分泌科、心血管科和中医科等专家团队,为超重肥胖人群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截至目前,市中心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就诊量已超2500人次,显示出市民健康管理意识的显著提升。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介绍,市民可通过体质指数(BMI)和腰围两项指标判断体重状况,其中BMI<18.5为消瘦,18.5~23.9为正常,≥24为超重,≥28为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为中心性肥胖。针对超重肥胖人群,可通过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和设定合理目标等方式进行科学管理。全市累计建成健康支持性环境1078个,其中健康步道45条、健康小屋162个、健康主题公园48个,为市民体重管理提供便利条件。
中医减肥以其“温和持久”的特色受到市民欢迎。通过中药调理、穴位埋线、拔罐等外治法,结合饮食运动干预,实现安全有效减重。其中穴位埋线作为针灸减肥的升级版,成为中医外治法减肥的首选。
宣传引导方面,我市通过多媒体平台结合卫生健康主题日开展广泛宣传,今年以来,已开展现场宣传活动192场,累计参与4.9万余人,覆盖人群达183万余人。同时培养了一支包括1125名营养指导员、12000余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和33名省级营养讲师的专业队伍,深入基层开展常态化健康指导。
针对重点人群,我市还制定差异化体重管理方案:学生群体重点培养动态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的健康习惯;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强化体格生长监测和营养喂养指导;职业人群加强体重监测和定期体检;孕产妇做好围孕期营养保健咨询;老年人则需在预防肥胖的同时预防肌肉减少,减缓身体机能衰退。
各县(市、区)则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开展特色体重管理活动。婺城区和浦江县开展融合临床指导、营养食谱和穴位埋线等技术的减重大赛,磐安县在减重大赛基础上增设“万步健走赛”,东阳市实施“3+9”减重模式,永康市开展“万人万步”活动,兰溪市组织开展职业人群健走赛和“小手牵大手”家庭体重管理活动。截至目前,今年全市体重管理专项行动共吸引1.5万人参与,实现人均减重2.49公斤,参与人群BMI指数平均下降1.63kg/m2,体脂率平均降低1.19%,相关慢性病风险因子呈现整体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