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建立劳动纠纷处置高效闭环
本报消息(记者 陈启宇 通讯员 任哿萱)“感谢工作人员协助调解,帮我及时讨回工资。”近日,务工人员吕先生拿到劳动报酬后连声道谢。先前,东阳一企业拖欠吕先生的劳动报酬,多次讨要无果后,吕先生提交劳动仲裁申请。案件受理后,东阳市人力社保、总工会等部门及企业家联合会联合协同调处,仅用半天就与企业达成和解协议,用人单位结清拖欠工资。
近年来,东阳积极探索“监察执法+调解仲裁”高效协同办案模式,通过构建多元解纷机制、创新线上线下同步受理案件、联合多部门协同办案等举措,充分发挥刚性执法监督和柔性案件调解的作用,深化劳动纠纷闭环处置。为提升基层处理效能,东阳在各乡镇(街道)及有条件的企业、行业协会内部建立劳动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引导劳动者前往就近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王女士是某电商平台员工,因绩效考核问题与公司产生矛盾。由于电商平台内部建有调解组织,调解人员在公司办公室组织现场调解,就地协商并形成解决方案,从提出诉求到圆满解决仅用2小时。
目前,东阳各乡镇(街道)调解组织实现全覆盖,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300余家,行业协会6家,新业态劳动纠纷调解组织22家,基层劳动纠纷调解率达63%,调解成功率达98%。
在高效化解欠薪纠纷上,东阳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处置,上线“东阳人社”欠薪投诉平台,实现劳动争议风险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同时,设立劳动保障维权服务窗口,一站式接待并受理群众的维权申请和举报投诉,通过案件性质进行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将大部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张先生是一名网约车司机,前不久在线上反映平台拖欠工资情况,通过在线咨询、申请、举证、调解、司法确认全流程“一网通办”,整个调解过程在3天内完成,其诉求得到解决。
东阳还联合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大执法打击力度,加强对重点企业、项目工地的日常监管和宣传,对欠薪行为及时作出行政处理处罚,形成根治欠薪“握掌成拳”的强大工作合力。
破解欠薪顽疾关键在于前期预防,东阳利用毕业季校园招聘会,为即将步入职场的学生送上“法治第一课”;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差异化用工普法指导;深入拍摄剧组、外卖平台等新业态平台开展“面对面”普法,逐步构建起“预防为先、调解为主、规范为本”的和谐劳动关系生态。
据统计,今年以来,东阳调处劳动纠纷1153起,调解率达90.8%;打击惩戒欠薪违法行为356起,追回资金35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