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3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9版:浦江新闻

国家数改试点政策红利释放

浦江服装针织企业转型加速

浦江县冠美针织有限公司数改后的生产线

本报消息(通讯员 张晨晨 虞淑娴/文 张晨晨/摄)去年,金华市入选第二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这一政策红利精准辐射至浦江县服装针织产业链。作为该县传统优势产业,服装针织企业迎来数字化转型的黄金窗口期,产业升级按下快进键。目前,该县已有多家试点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并初见成效,为全产业链转型树立标杆。

在浦江县伊恋迪服饰有限公司,两条全新的数字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布料裁剪、缝制成型、质量检测等环节有序衔接。该企业负责人严仁伟告诉记者,以前觉得数字化是大企业的事,现在政策把门槛降低了,小厂也有机会搭上“数改快车”。

“我们早就有升级生产模式的想法,但动辄要几十万元的投入。这次国家试点政策送来及时雨,不仅明确改造方向,还给出真金白银的支持。我们这次共投入50余万元用于生产线数字化升级,政府补助50%左右,减轻了资金压力,让我们敢放手去干。”

记者了解到,压货多、出货慢、对市场反应滞后,是长期困扰服装企业的“老大难”问题。尤其是中小服装企业,由于生产流程不规范、数据不透明,往往陷入“订单来了赶不上、库存积压卖不出”的恶性循环。而伊恋迪服饰的数字化转型,精准破解这一痛点。

“以前每个工人手上都压着不少货,一批货从投产到出货至少要15到20天,遇到质量问题还得返工。”严仁伟说,两条数字化改造生产线投用后,实现当天上线当天出货,生产瑕疵也能实时发现并修正。“工作量减轻的同时,产品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提升了。”

同样尝到数字化转型甜头的还有浦江县冠美针织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打底裤内销的企业,近期气温骤降让秋冬款打底裤订单量暴增,较平日增长近3倍。面对激增的市场需求,车间负责人方航却从容不迫,这背后是数字化生产线的硬核支撑。

“数字化改造后,我们靠系统就能精准排产、调配物料,交货速度和产能都大幅提升。”方航介绍,企业日产能从之前的2000条提升至5000条。“就算订单暴增,我们也能从容应对,再也不怕客户催单了。”

企业转型顺利推进,离不开便捷高效的政策落地机制。据悉,本次国家试点项目全部通过“市级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过程监测服务平台”实现线上闭环管理。企业登录平台,即可自主选择服务商、提交备案申请,备案通过后即纳入国家试点范围,实现“备案—实施—验收—兑付”线上办理,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申报成本。

资金保障方面,本次数字化改造奖补采用“中央补助+县级配套”的组合模式,目前720万元中央补助资金已全额拨付至县级财政账户,为政策兑现筑牢资金基础。

“我县已有55家企业完成数改合同备案,2家企业通过项目验收。”浦江县经济商务局副局长李晓峰表示,将先对验收合格企业的50%软件部分进行政策兑现。“通过‘早兑现、早激励’形成示范效应,推动服装针织产业整体数字化水平提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浦江县将针对服装针织产业特点,组建数字化转型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需求诊断、方案设计、人才培训等全流程服务,让更多中小企业敢转型、会转型、能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在数字化浪潮中蝶变升级。